-
中秋起源与习俗
-
作者:李定楹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祭坛 中秋节 崇拜 周礼 仪式 起源 月亮 古代
-
描述:中秋起源与习俗
-
中秋节起源
-
作者:杨择 来源:江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记载 唐朝 节日 魏晋 出现在 周礼 明清 宋朝 史籍
-
描述: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
中国古代至上神:天帝的起源
-
作者:邹昌林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上神 天帝 周礼 山海经
-
描述:,不但对于理解中国宗教,而且对于理解整个中国文化,都将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侧重从《山海经》的角度做一点探源性研究,以就正于专家学者。
-
“学”与“礼”
-
作者:公输鲁 来源:群言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读书 周礼 崇尚自然 学而不厌 论语 齐桓公 禁区 老子 道家
-
描述: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好的礼,《论语·八佾》称,周
-
《周礼》之吉礼新注
-
作者:李复华 来源:成都文物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吉礼 祭祀礼仪 民俗文化
-
描述:“吉礼”系《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五礼之首,其次为凶、宾、军、嘉(亦作佳)四礼。由于十三经(其中特别是《周礼》、《仪礼》、《尚书》)历来就有对其真伪、年代、作者和意义等方面,歧义繁多,争论不休
-
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发微
-
作者:杨君 田海林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有为 礼学 教学通议 周礼
-
描述: 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的形成以其早年教育为主要背景,集中体现在《教学通议》一书中,以尊崇《周礼》为其鲜明的特色。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继承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政治传统,并孕有近代维新变法的政治因子,是康有为
-
齐鲁文化与两汉礼制及礼学
-
作者:丁鼎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鲁文化 两汉 礼仪制度 礼学 《仪礼》 《周礼》 《礼记》
-
描述:制度 ,并编撰《仪品》十六篇与《汉礼器制度》 ,不仅奠定了有汉一代的礼制基础 ,而且为其后约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礼制确立了基本模式。汉代的“封禅”与“明堂”制度也主要是在齐鲁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和确立的。此外 ,汉代的《仪礼》之学、二戴《礼记》之学与《周礼》之学也都与齐鲁之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
跨文化交流中如何体现“礼”的文化内涵
-
作者:黄洪波 来源:科技资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 孔子 英文翻译 论语 周礼 礼治 体现
-
描述:谈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思想是必然谈及的一个题目。对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著《四书》、《五经》的研读,是深入了解儒学的必经之路。然而,对于众多爱好中国文化又因各种原因无法精通汉语的外
-
延安大学2003年科研成果丰硕 陈宗礼等同志喜获殊荣
-
作者:李乔飞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2003年,延安大学加大对科研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与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使科研队伍逐步壮大,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涌现出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为学校争得了不少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