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的柳.梅.牡丹:《牡丹亭》植物意象分析
-
作者:蒋枝宏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 柳 梅 梅 牡丹 牡丹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
描述:被视为“上承《西厢》,下启《红楼》”里程碑之作的《牡丹亭》,历来因精巧的构思,华美的辞藻为人称颂。除此之外,汤翁大用象征手法,将柳、梅、牡丹三样植物巧妙嵌入戏文,成为抒发情志,彰显生命意识的点睛之笔。
-
汤显祖的柳·梅·牡丹:《牡丹亭》植物意象分析
-
作者:蒋枝宏 来源:群文天地(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 柳 梅 梅 牡丹 牡丹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
描述:被视为“上承《西厢》,下启《红楼》”里程碑之作的《牡丹亭》,历来因精巧的构思,华美的辞藻为人称颂。除此之外,汤翁大用象征手法,将柳、梅、牡丹三样植物巧妙嵌入戏文,成为抒发情志,彰显生命意识的点睛之笔。
-
《牡丹》杂志创刊55周年纪念会召开
-
作者:暂无 来源:牡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年纪念 牡丹 美术馆 老干部 杂志 主席团 副主席 文学 洛阳 杨炳
-
描述:10月29日,《牡丹》文学杂志创刊55周年纪念会在洛阳美术馆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炳旭,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邵丽等领导应邀出席。市文联退休老干部、市各文艺家协会主席团、各县(市)文联主席、企(行
-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
-
作者:李芳 来源:时代发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骨头 莎士比亚 牡丹 比肩
-
描述:方的莎士比亚”。
-
王锡爵与《牡丹亭》:一位明朝官员的戏曲梦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学探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 明朝 戏曲 官员 锡 回肠
-
描述:一曲“牡丹亭”.写出了明朝生死爱情的绝唱和士大夫的风雅追求。当首辅王锡爵让家班上演“水磨调”版的《牡丹亭》后.这一昆曲中的经典曲目便从苏州流传开来.成为大江南北的宠儿,历久弥香。当我们回到400年前的太仓王家南园去看《牡丹亭》时.一段尘封其背后的时代传奇和官场恩怨.也便徐徐来拉开帷幕,荡气回肠。
-
牡丹影视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洛阳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白先勇版《牡丹亭》人物。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主要代表作,创作于1598年,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从小被封建礼教束缚,16岁时偶到花园寻春,回来后梦遇书生柳梦梅,两人在牡丹亭畔相会。醒来后,杜丽娘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她要求把自己葬
-
“牡丹”渡洋英伦香
-
作者:杨俊才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县 世界文化遗产 剧作家 文化交流 文化名人 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描述: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还魂”几多,《牡丹》独秀:明清“还魂型”戏剧比较
-
作者:徐宏图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型 明清时期 戏剧比较
-
描述:明清两代,以"还魂"为主要情节,取名《还魂记》的同类型剧作不少,虽各有千秋,却均不出汤显祖《牡丹亭》其右。无论从思想之深刻、曲文之典雅、人物之塑造加以比较,《牡丹亭》均高出一筹。
-
《牡丹》能有多危险?:文本空间、《才子牡丹亭》与情色天然
-
作者:华玮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子牡丹亭》 《才子牡丹亭》 戏曲评点 戏曲评点 情色语汇 情色语汇 文本空间 文本空间
-
描述:色语汇与论述的讨论,呼应近来对十八世纪中国知识文化的研究,指出此段常被视为"思想贫瘠平庸"或"与晚明断裂分离"的时期,其实并非如此。最后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才子牡丹亭》的批语及对之持续的批评与阅读,暗示了清代的文化箝制既未影响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亦无法压制反对声浪的表达与传播。
-
吴炳《绿牡丹》中净丑角色的喜剧价值
-
作者:卢旭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绿牡丹》 净丑 喜剧
-
描述:明末剧作家吴炳创作的著名喜剧传奇《绿牡丹》,其中作为喜剧性人物的不学无术、鄙陋奸邪的纨绔子弟柳五柳和车尚公分别由净、丑饰演,通过分析他们自身言行的喜剧性矛盾,机械的思想行为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