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相山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
作者:张鸿 陈正乐 杨农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次花岗斑岩 次花岗斑岩 控岩构造 控岩构造 控矿构造 控矿构造 构造演化 构造演化 横涧 横涧 岗上英矿床 岗上英矿床
-
描述:厘定了控岩构造系统,通过分析构造裂隙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划分了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构造体系,初步认为矿区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三期6个阶段。
-
江西梅峰山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
作者:周玉龙 高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梅峰山矿床 相山矿田
-
描述:次火山岩体变异部位是今后工作主攻目标。
-
相山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
作者:张树明 王蕾 蒋振频 郭国林 刘金枝 安伟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研究意义 铀矿床 相山
-
描述:系,密度与均一温度为负相关,而密度与盐度正相关。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97.3℃和272.9℃,盐度为13.73wt%和11.62wt%,密度为0.86g/cm3和0.87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规律性不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9.9℃和291.7℃,盐度为13.45wt%和7.95wt%,密度为0.91g/cm3和0.79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正相关,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关系不明显。计算获得邹家山矿床-130m标高和206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是860m和550m,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为578m和537m,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是930m和950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m、190~240m、727~902m之间。
-
水-岩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以相山矿田为例
-
作者:邵飞 徐恒力 来源:地质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水 相互作用 岩石 研究 铀矿床 成矿规律 研究
-
描述:水-岩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以相山矿田为例
-
相山矿田居隆庵铀矿床蚀变研究
-
作者:张玉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矿田 居隆庵铀矿床 微脉浸染型铀矿床 蚀变分带 交代作用
-
描述:矿评价和深部找盲提供依据。论文在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居隆庵铀矿床的流体作用及蚀变分带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阐明了蚀变围岩的矿物群组成变化及元素的变化规律,取得了一系列
-
二六一大队圆满完成两项地质工作
-
作者:徐杰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质工作 相山矿田 铀矿床 矿床普查 心组织 基金 勘查
-
描述:截止到2009年11月中旬。二六一大队承接的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相山矿田居隆庵铀矿床详查项目和中央勘查基金相山矿田西部铀矿床普查项目,经精心组织、紧张施工,目前已全部完成。
-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锆石U-Pb精确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作者: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罗莉 赵葵东 范洪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相山铀矿 火山侵入杂岩 岩石样品 锆石U Pb年龄 同位素测定 年代学
-
描述:CP-MS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对居隆安矿区早阶段的流纹英安岩和晚阶段的流纹英安斑岩进行了高精度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相山流纹英安斑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
作者:何观生 戴民主 李建峰 曹寿孙 夏斌 许德如 李文铅 杨之青 来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火山杂岩 相山火山杂岩 流纹英安斑岩 流纹英安斑岩 锆石SHRIMP 锆石SHRIMP U U Pb年龄 Pb年龄
-
描述:均年龄为136.6±2.7Ma(MSWD=1.8)。结合前人报道的相山火山杂岩年龄、野外岩石组合以及对定年方法精度的对比,我们确认:相山火山杂岩中的流纹英安斑岩的形成时间应该为早白垩世。
-
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锆石U-Pb精确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作者:杨水源 蒋少涌 姜耀辉 罗莉 赵葵东 范洪海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侵入杂岩 地质意义 流纹英安斑岩 流纹英安岩 碎斑熔岩 锆石 江西相山 花岗斑岩 火山岩型铀矿 拉张环境
-
描述:江西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锆石U-Pb精确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王益区土地流转让“闲置田”变“增收田”
-
作者:原玉红 陈海燕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益区土地流转让“闲置田”变“增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