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牡丹亭》的知己之叹
-
作者:王奕涵 俞益婷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 悲剧 知己 知己
-
描述:《牡丹亭》被众多研究者批判,认为没有上升到悲剧的高度,其结局没有走出大团圆模式。但纵观《牡丹亭》的架构和语言不难发现作品传达了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和先觉性的社会探讨,其超越时代的个性解放观点必然造成作者个人的历史孤独感,促使作者借助文本创作抒发时代局限带来的知音之叹。
-
词人巧思逢知己
-
作者:暂无 来源:小百科(读写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人 知己 文学修养 大明寺 晏殊 诗句 作者 写诗
-
描述: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
论《牡丹亭》的知已之叹
-
作者:王奕涵 俞益婷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 悲剧 知己 知己
-
描述:《牡丹亭》被众多研究者批判,认为没有上升到悲剧的高度,其结局没有走出大团圆模式.但纵观《牡丹亭》的架构和语言不难发现作品传达了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和先觉性的社会探讨,其超越时代的个性解放观点必然造成作者个人的历史孤独感,促使作者借助文本创作抒发时代局限带来的知音之叹.
-
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己之爱”的诠释
-
作者:冯文楼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己之爱 《牡丹亭》 爱情 心头肉 自然人格 生死之恋 生命原型 弗洛姆 《聊斋志异》 价值理性
-
描述:在《聊斋志异》神奇瑰丽的世界中,爱情之“梦”的创造与寻求,是一大奇现。不论在那扣人心弦的生死之恋中,抑或想象丰赡的人狐相爱中;不论在那解衣就枕的匆遽中,抑或意趣盎然的对谈中;不论在那生命原型的展示中,抑或自然人格的探寻中;也不论在那一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