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理运用论应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的重要内容
-
作者:高九江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理 真理论 真理运用论
-
描述:在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真理论体系中,丝毫没有涉及和研究真理的运用问题,空缺真理运用论。这显然是一大缺陷。本文通过对真理运用论的理论根据、功能作用、体系结构和价值意义的分析探讨,认为真理运用论应是
-
有关本质的三种理论:解读亚里士多德、克里普克和周礼全的本质
-
作者:夏素敏 来源: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本质 谓词 必然 概念
-
描述:亚里士多德、克里普克和周礼全先生都承认本质的存在,只是具体看法不同。亚里士多德考察了现实必然及现实事物的本质;克里普克借助可能世界语义学,关注的是逻辑的必然、终极的本质;周礼全预设了绝对本质
-
江西广昌孟戏祭祀本质论:以甘竹曾村孟戏为例
-
作者:陈利利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祭祀 祭祀 本质 本质 曾村 曾村
-
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来探讨广昌孟戏的祭祀本质.
-
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法治社会
-
作者:黄朴 来源:法治与社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者 《周礼》 各尽所能 和谐相处 人类社会 柏拉图
-
描述:《周礼》云:“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提出“和谐制度”……显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是远古还是现代,构建一个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梦想。
-
朱熹论修辞的本质
-
作者:李士金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 朱熹 《朱子语类》 文学批评史 一以贯之 四库全书 《楚辞》 文学观 陆九渊 理想主义
-
描述:也?②看这两位道学先贤对-味修辞作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应该说片面性很大。但是如果处在实际的丰富复杂的社会中,他们的批评对于无视国计民生、专意夸饰文辞的舞文弄墨者而言,难道不具有针砭时弊的意义吗?片面的真理
-
论周礼的本质及与刑的关系
-
作者:金小群 姜鑫焱 来源:才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周礼 构成部分 社会现象 原始习俗 习惯法 无阶级社会 法文化 社会分裂 基本的
-
描述:礼是古老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礼起源于无阶级社会的原始习俗与宗教,是祭神致福的一种仪式,所谓"礼,履也,所以祭神致福也。"礼的形成是社会分裂为等级之后,在原始
-
陆九渊论"心"的本质
-
作者:郑传芹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哲学心理学
-
描述:。
-
大学理应是一个发源地
-
作者:罗峰 徐德彬 向传刚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 求知 真理 进步 发源地
-
描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充实又有意义的懂得人生的价值.
-
真理与意识:从佛性论争到朱陆异同的二种哲学类型
-
作者:林镇国 来源: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心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陆象山 现象学
-
描述:世纪以降宋明新儒学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心学与理学的对立发展。此论争的哲学问题首度被法宝和慧沼表述为心与理之同一或差异的问题,也就是後来宋明理学中「心理二分」或「心即理」二种形上学之争的问题。从结论上来说,奘传唯识学(慧沼)和程朱理学主张心理二分,而如来藏思想(法宝)和陆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彼此之间既有历史的连续性,也显示出哲学类型的普遍性。本文结论时,将试图从现象学的视角,特别是从胡赛尔到海德格的发展,重新照明主导千年东亚哲学的二种哲学类型义蕴。
-
面对真理 真诚无私——痛悼李纪有同志
-
作者:赵世良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专修科 副主任 副教授 校友 北大 中国图书馆学会 朋友 图书馆学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 情报学系
-
描述:所设的图书馆学专修科学习了一年,因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