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抚今追昔话春节
作者:王力明  来源:精神文明导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中国社会  祭祖活动  殷商时期  传统节日  王安石  祭神 
描述:可圈可点,要理出头绪来,也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情。
第五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将于12月在昆明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木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材保护  保护行  大会  昆明  发展趋  技术  中国  科研院  高等院校  相山 
描述:由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与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材防腐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将于2010年12月17日-19日在昆明举行。中国木材保护大会已成功举办四次。本届会议将回顾我国木材保护
仙居各界学习王益群先进事迹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张肖斌)本报11月22日头版头条刊登了《刚柔并济的坚挺脊梁——追记仙居县官路镇纪委书记王益群》后,仙居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在当地再次掀起学习王益群先进事迹的热潮。 11月23日下午,仙居县纪委召开纪委监察系统学习王益群事迹座谈会,深情追思王益群生前的点点滴滴,学习她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
我县隆重举行2010年春节团拜会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三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陈思笋)昨日下午,保罗大酒店瑞云厅内高朋满座、笑语欢声,我县2010年春节团拜会在此隆重举行。李浩、章文英、黄祥云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团拜会,县委副书记、县长董服标主持团拜会。 县委书记
当“中秋”已成往事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中国  春节  祭月 
描述:“中秋”一词始于《周礼》中的“中秋迫夜寒”一句.而中秋节最早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节令。发展到今天.中秋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其乐融融话“元日”
作者:陈喜联  来源:辅导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屠苏酒  民间习俗  政治家  文学家  爆竹  春节  描写  桃符  新年 
描述:同学们,春节好!本期的"古韵华章"又和大家见面了。时值春节,"古韵华章"要给大家介绍点什么呢?大家请看——《元日》(作品见"开卷语")。知识卡片王安石(1021年~1086年),中国历史
年味变淡折射社会的发展
作者:黄志红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生活理念  工业化  农业生产  刘绍棠  传统节日  发展  改革开放  上册  春节 
描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收录了刘绍棠先生的《本命年的回想》一文,文章详尽地叙写了过去运河人家过年的种种风俗。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生产,古时人
《元日》教学
作者:郑晓玲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引导学生  情景  背诵课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古诗  春联  教学过程  春节 
描述:诗文。4.能写写春节的情景。教学过程
春风送暖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风送  春节  爆竹  米芾  王安石  宋代诗人  民间习俗  屠苏酒  生活细节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见图一)的名作《元日》。“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也称“春节”,宣示着春天到来。这首诗取材于民间习俗,通过燃放
闲话对联(上)
作者:陈安  来源:商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王安石  宋代诗人  春联  春节  平水韵  上联  风送  爆竹  风景 
描述:宋代诗人拗相公王安石有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自此春联就成为了我国春节时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