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关于《牡丹亭》和《安提戈涅》
作者:穆欣欣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安提戈涅  女主人公  索福克勒斯  相似之处  剧作家  西方悲剧  价值观念  矛盾冲突  悲剧主人公  两难境地 
描述: 汤显祖的《牡丹亭》和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都是写年轻和年长两代间价值观念的冲突。两剧中年轻的女主人公——杜丽娘和安提戈涅——都有着敢于承受苦难的义无反顾的悲壮精神,这是两者的相似之处
《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
作者:白之 龚文庠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莎士比亚  杜丽娘  田园牧歌  汤显祖  故事  传奇剧  共同特点  相似之处  戏剧发展 
描述:境界(lyric capsule)”时,全剧便达到了抒情的高潮。这两出戏都突出了一个传统的主题:它们分别通过赫米温妮的“雕像”和杜丽娘的画像探
刘绍棠笔下的三个农村妇女形象
作者:聂元明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妇女形象  农村妇女  刘绍棠  水芹  乡土文学  三十年代  北运河  相似之处  作品  农村发展 
描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又各有特点,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南斗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杜丽娘  汤显祖  人文主义  个性解放  封建道德  相似之处 
描述:都致力于戏剧,而且都是久负盛名的诗人。汤显祖的诗集《红泉逸草》,以文彩绚烂多姿,感情宛转缠绵而名闻中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则以音韵优美动听,感情热烈奔放而风行欧美。自然,他们的主要成就都不在于诗文,而在于美不胜收的戏剧创作。莎士比亚以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而驰名欧美,成为英国戏剧界的
阮诗风格探源
作者:辛筠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阮籍  诗品  作品风格  小雅  诗歌评论  文学史  渊源关系  胡应麟  相似之处  方东树 
描述:所自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以后,千百年来,不少诗歌评论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明朝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步兵虚无恬淡类《庄》、《列》。”清代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又提出另一种看法:“阮嗣宗《詠怀诗》,其源本诸《离骚》。”此后,有的评论家支持这一说,有的评论家又支持另一说。如刘熙载在《艺概》中以肯定的语
读研究苏轼文论随想四则
作者:师飚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改革思想  相似之处  改革主张  富国强兵  兵民合一  宋仁宗  制科  革新 
描述:之而不能抗”,将不专兵,军纪松驰,兵士骄惰,已成积习。对此,苏轼提出改革的办法是“定军制”“倡勇敢”,
晚明浪漫思潮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
作者:姚文放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  西方近代  浪漫派  汤显祖  古典美学  袁宏道  思潮  相似之处  文化特征 
描述:先,这两股浪漫思潮都在各个艺术领域中同时涌现,互相激荡,云蒸霞蔚,汇成壮观的文化共生现象。晚明浪漫思
析汤显祖“梦”的艺术含义
作者:高亚森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创作理论  文学理论  灵感思维  中国古代文学  艺术创作  相似之处  玉茗堂四梦 
描述:的贡献,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胸怀坦傥气焰大,天马断辔鲸横涛”:论王令诗的艺术风格
作者:袁新文 赵辉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李白诗歌  王安石  诗歌创作  北宋  意象构成  兼济天下  风格特点  北京联合大学  相似之处 
描述:“识度高远”,而且以其雄奇的艺术风格在北宋诗坛独树一帜。
《李师师外传》应是明末作品
作者:薛洪勣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徽宗  东京  相似之处  咸丰  五国城  藏书家  治所  作品  称谓语  文殊 
描述:气,一望而知为明季人妄作”。但今人在采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