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中的皮格马利翁祈求
-
作者:王云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皮格马利翁祈求 皮格马利翁祈求 中西比较 中西比较
-
描述:了上述问题。
-
胡应麟诗论中的“格”范畴
-
作者:王明辉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 体格 格调 胡应麟
-
描述:“格”是胡应麟《诗薮》中运用得最多的范畴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诗歌发展、诗体变化、创作规律、艺术境界、学习门径等诸多方面。“格”及其相应理论是贯穿胡应麟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诗学体系得以建构的基石
-
水会有皮有骨?
-
作者:过客 来源:语文新圃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学识渊博 内因 笑林 忍俊 哑口 东坡 欧阳修 《山海经》
-
描述:水"骨"的趣话,遂成 "笑林"一绝。
-
试析农民香客朝奉黄堂宫的祈求
-
作者:王建军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堂宫 农民朝奉 具体祈求 最高祈求
-
描述:黄堂宫坐落在南昌新建县松湖镇,宫内供奉的主要是许逊师傅谌母娘娘。长期以来,前去黄堂宫朝奉的农民香客络绎不绝。本文拟对农民香客前去朝奉的具体祈求与最高祈求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
放翁心目中的王安石
-
作者:李强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格 学术 诗艺 交游
-
描述:王安石在南宋的身后名誉地位较低 ,官方多次诏令贬斥。南宋诗文大家陆游却十分尊敬王安石 ,在他的心目中 ,王安石是一个富有人格魅力、学养深厚、诗艺高超、交游审慎的长者。陆游的这些看法 ,一方面渊源有自 ,另一方面也与他自身的人格追求有关。
-
从关汉卿到李笠翁
-
作者:蔡平 俞慎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笠翁 关汉卿 王实甫 宾白 汤显祖 曲话 词曲 典型意义 剧情 观众
-
描述: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到李笠翁,这几位戏剧大师的共性大约有这样几方面: 一、他们的剧作都具有历史的典型意义——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当时当地的绝响,是一出悲剧式的血泪控诉。在第三折那听了令人心碎
-
“茧翁”汤显祖
-
作者:夏立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无奈 因缘 诗
-
描述:剧作家汤显祖晚年有一号:茧翁。“茧翁”顾名思义乃茧中之翁也。细品之,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号。既有无可伸展拳脚之无奈,也有作茧自缚之自嘲,却更有节操自守之欣慰。据传,汤显祖取号时口占一绝:“不随器界不成窠
-
大格村里的笑声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李纪恒在富源县随机调研棚户区改造建设情况。
本报记者 雷桐苏 摄
昨日,省长李纪恒驱车来到距富源县城106公里的老厂镇大格村委会舍乌村民小组搬迁点,随机调研。
“这是
-
谁应是适格原告
-
作者:刘合彬 来源:河北法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适格原告 抚养费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履行法定义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子女抚养 《婚姻法》 参加诉讼 我国《合同法》 抚养子女
-
描述:谁应是适格原告
-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竹子 朱熹 格物 中国哲学史 学术思想 故事 陆王学派 程朱学派 陆九渊
-
描述:大学”一書,有主張对古本进行“改編”的(朱熹),有反对“改編”、主張采用古本的(王阳明),引起剧烈爭論,其中怎样理解“大学”上所说的“格物”的問題,又成为爭論中的焦点。这是一个在哲学上有重大原則性的爭論,并不是簡單的文字训詁方面的爭論。直到清朝,这个爭論也沒有完全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