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注本《牡丹亭》和《长生殿》曲律上的疏误
-
作者:胡晨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古典戏曲 曲律 洪升 南北曲 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学 注本 高等学校 曲牌
-
描述:士莹先生校注的《紫钗记》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六十种曲》在曲律上的某些错误。古典戏曲格律甚严。每一支曲牌规定句数与字数,称为句格。正字列入句格,衬字不列
-
《汉语大字典》引经书及注、疏辨误
-
作者:戴金盈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周礼》 郑玄注 古文经学 《周礼正义》 “煞” 《仪礼》 孔颖达 《周官》 今文经
-
描述:诸子、字书、韵书、杂考、笔记、古小说之疏误,及字的形体、音读、义训遗漏或可商榷者等,拟各另题述及。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四)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路寝 郑玄注 《周礼》 仪礼 疏误 例析 酒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描述:现代科学手段,综合利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能洞悉其真谛。“三礼”诚然难读、难记、难懂,但为了继承这份宝贵历史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必须认真地把它读懂读通,切忌望文生义,更不能数典忘祖。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六)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 例析 疏误 《周礼 辞书编纂 中华书局 仪礼
-
描述:52.[愷乐] (?)(下略。)(?)见“豈乐”。 按:此条义(?)“见‘豈乐’”。“豈”字在第四卷“豆”部,该字有ai、kai两读。“豈乐”之“豈”当读kai,属第二读音。因而,此条义(?)应作“见‘豈2乐’”。“豈”后所漏“2”字当补。从辞书编纂学的角度来看,这叫做参见条目照应不周密。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八)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周礼正义》 疏误 例析 三礼 孙诒让 郑玄注 析言 授职 公牛
-
描述:析言之,"享牛"、"求牛"当有所区别。郑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七)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仪礼》 中华书局 《周礼正义》 《周礼》 礼记正义 释义 疏误 郑玄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描述:60.[方丘] 古代夏至日祭地之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夏至日,於泽中之方丘奏之。"疏:"言泽中方丘者,……因下以事地,故於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日泽,不可以水中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九)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疏误 例析 布巾 《周礼正义》 祭器 尊彝 宗庙 画布
-
描述:《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九)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二)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中华书局 《十三经注疏》 郑玄注 疏误 《周礼正义》 例析 孔颖达 释义
-
描述:笔者先前曾就《辞源》修订本中涉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内容的某些条目中所存在的疏误,草成短文一篇(《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一)》,见《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十)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郑玄注 清代学者 古籍出版 中华书局 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 释义 祭祀 上册
-
描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周礼注疏》上册,第139页。)贾公彦疏:“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
-
《辞源》“三礼”条目疏误例析(之三)
-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礼》 例析 礼记正义 疏误 《礼记》 孔颖达 卿大夫
-
描述:闲来诵读“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翻检《辞源》(修订本),时有所获,又有所疑。兹将管见若干,仍条析于下(《例析(之一)》、《例析(之二)》,分别见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