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7)
报纸(113)
学位论文(26)
图书(21)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00)
地方文献 (35)
才乡教育 (10)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62)
2011(48)
2010(39)
2009(39)
2007(33)
2006(30)
2004(29)
2000(10)
1987(7)
1981(5)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2)
北京日报(1)
舞蹈(1)
东方艺术(1)
人民日报海外版(1)
收藏(1)
今日湖北·下半月(1)
今日湖北(下半月)(1)
美术研究(1)
桂海春秋(1)
魂(下)
作者:黄小峰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仕女画  故事情节  桃花  明代小说  男性文人  女性  祝允明  想象  牡丹亭  女主角 
描述:棠是狂士,仰慕极端个人化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却是个虚的表象。他早上一清醒,便会对夜间的事情感到后怕,他也不那么多情,而是用理智的判断来控制自己的情感。他表面爱慕风月,但是却害怕真正厉害的女性。桃花仕女比他更有文采,葛棠只是下笔千言不打草稿,而她却是一百首诗,整整二千八百字不假思索一气呵成。所以,整个故事表现了真与假、实与虚、表象与本质之间的无法言明的
刘绍远鱼虾
作者:刘绍远  来源:山东美术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水墨画  水墨画  绘画技法  绘画技法  虾类  虾类  水墨画  水墨画  绘画技法  绘画技法      水墨画  水墨画  绘画技法  绘画技法  虾类  虾类 
描述:大师画法。其作品高古淡雅、纯朴清新、用笔简括洗练、浑厚老辣,用墨掩润充盈、韵味深醇,既见师承之轨迹,亦显独创之新姿,形成了自己的“知白守黑、简洁明快、雅丽清秀、情趣灵动”的文人画风格,在各种国内外展览中多次获奖。本书为其绘画作品集,并教授了绘画鱼虾的技巧。
寻找是关键对应是根本--《垂线》教学案例与反思
作者:柯林利 张开益  来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垂线  数学工具  三角板  学生  数学思想方法  直角边  直线  垂直  教学案例  线段 
描述:垂线》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案例一、寻找垂线师:同学们,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比比皆是,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调回到数学世界中来,你能从这些数学工具上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段
文登与人才文登
作者:方妍 谭泉永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人才  秦始皇  文人 
描述: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文登一出场,便与文人、诗文扯上了关系。
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史
作者:  斯蒂芬·布鲁姆 菲利普·V·伯尔曼 丹尼尔·M·纽曼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 
描述: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史
论王安石的庄思想
作者:肖海燕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庄子  庄子  性命道德学说  性命道德学说  有为  有为  无为  无为 
描述:王安石的庄子研究对宋代庄的繁荣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融会百家的基础上,王安石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的矛盾,并从性命道德学说和政治的角度阐发庄子的思想,反映了以儒解《庄》的思想倾向,适应了时代发展
国学都是哪些“国”与“
作者:王宏斌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国”  子弟学校  孙诒让  乐师  周礼 
描述: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周代的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此后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
读书信 历史
作者:杨富丁  来源: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戊戌变法  书信  毛泽东  梁启超  王安石变法  宋庆龄  周恩来  改革措施  张学良  材料 
描述:历史上许多载入史册的著名书信,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慎重地从书信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不仅可以丰富命题资源、扩大命题材料的范围、开阔命题素材的视野、增强试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笔者搜集了近六年来运用书信题材命制的一些高考真题,
朱熹礼思想研究
作者:殷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思想  周礼  仪礼  礼记  祭祀 
描述:特征和个性。朱熹的礼思想以《仪礼》为本经,考证注重义理,强调因时制宜地践履。这些特点均是在朱熹与各学派的论争、激辩、批评、吸收中表现出来的,又鲜明地体现在朱熹的礼实践中。朱熹的礼思想充分展现
王安石与北宋道德性命
作者:徐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道德性命的阶段性,将王安石与北宋前期道德思想,以及同时稍后的道学派二程的关系总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庆历新政派的名教重建与同时稍后的邵雍、周敦颐的内省修养,以庆历新政派与守旧派的名实之争为其思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