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
报纸(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
地方风物 (2)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9)
2011(10)
2000(1)
1997(1)
1995(2)
1990(1)
1988(1)
1987(2)
1979(1)
1956(1)
按来源分组
侨报(4)
考古学报(2)
语文研究(1)
历史教学问题(1)
读书杂志(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文物(1)
清史研究(1)
處州晚报(1)
淮北晨报(1)
相山警方抓获可疑男子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相山警方抓获可疑男子
华裔男子法拉盛被撞 邹斌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华裔男子法拉盛被撞 邹斌
囚禁性侵6名女子 河南洛阳一男子挖地窖 男子李浩
作者:暂无 来源:處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从洛阳市公安局获悉,洛阳“9·3”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浩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获救的4名女子也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瞒着妻子 以其名义买地下室 洛阳警方还披露了此案的一些细节。警方介绍,李浩挖地窖囚禁受害女子的地下室是他200
冰山解冻的第一滴水——明清时期家庭与社会中的男女两性
作者:赵世瑜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醒世姻缘传》  《金瓶梅》  家庭  男性家长  女性  风俗志  《牡丹亭》  性行为  男子 
描述:冰山解冻的第一滴水——明清时期家庭与社会中的男女两性
当涂县发现东吴晚期地券
作者:王俊  来源: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涂县  东吴  安徽省  马头山  发现  龙山  扁条  会稽  男子  诸暨 
描述:交毕。关连桥刺奸,齐谨破券,以解是为明。
“三言”妇女描写之我见
作者:王引萍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言”  冯梦龙  女性形象  妇女观  父母之命  封建社会  汤显祖  男子  矛盾心态  女子 
描述:认与否定妇女自身价值”等方面分析和评价“三言”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三言”一百二十篇中,有具体姓名的妇女有200多人。这些女性,有些浓墨重彩,有些着墨不多,但大多轮廓分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这些女性的描写如何评价。关系到编著者的妇女观问题。有的人认为,冯梦龙具有巾帼胜过须眉的进步观点,塑造了一群才智胆识过人的妇女艺术形象;有人则认为,冯梦龙的妇女观还局限在传统的妇女观之中,“三言”的不少篇目大力宣扬“从一而终”的贞节观。这些看法似乎都失之片面,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小说对妇女的描写。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三言”以及编著者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思想,就会发现“三言”对妇女描写的矛盾心态,和宋元到晚明这段历史长河中妇女观念发展变化的轨迹。一、对女性守节与失节的态度中国传统的妇女观主张女性守身如玉.从一而终,视贞节甚于生命,冯梦龙一方面...
晋宁石寨山1号墓贮贝器上人物雕像考释
作者:易学钟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寨山  考释  随葬器物  祭祀  妇女  男子  晋宁  雕像  郑注  周礼 
描述:有畜思君王铭文)、耳环三十五件、玉镯七件,和数以公斤计的孔雀石、绿松石、玛瑙、软玉、珊瑚、琥珀和料珠等各种珠饰,以及
晋宁石寨山12号墓贮贝器上人物雕像考释
作者:易学钟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寨山  我国古代  考释  祭祀  妇女  男子  铜鼓  礼仪  说文  周礼 
描述:又不够明晰,对人物群雕的所在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不能不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妨碍深入研究。作者因工作上的方便,随时可以观察实物,对此人物图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于是绘制展示图,试为考释。不揣谫陋,难免谬误,敬请读者指正。
《聊斋志异》的思想性举隅
作者:聂绀弩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思想性  五四时代  鲁迅  奴隶主  反封建思想  文学遗产  资本论  男子  王安石诗 
描述: 十几年前说过《聊斋志异》的艺术方面的事,载于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上,现在来说说它的思想性。先说一些零碎的。一,《尸变》:某翁父子设临路店,宿行商。车夫往来负贩輙宿其家。一日,四人偕来,则客宿邸满。四人坚请容纳。时翁子妇新死,停尸室中。翁
“三礼”中的婚姻礼制
作者:程德祺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制  婚姻  礼记  马克思恩格斯  我国古代  左传  一夫一妻制  三礼  周礼  男子 
描述:小戴礼记》就是后来通行的《礼记》;它与《周礼》《仪礼》一起曾被儒生们捧到“经”的地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