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青春版《牡丹亭》对“戏曲进校园”的启示
-
作者:汤玲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戏曲 戏曲 校园 校园
-
描述:由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传统戏曲艺术成功走进校园提供了借鉴之路。在审美视觉化和媒介充斥的多元文化消费时代,戏曲艺术进校园,应精选剧目以契合青年接受心理;分析青年审美风尚以在改编中注入
-
戏曲需要“青春版……”:从青春版《牡丹亭》说起
-
作者:飘飘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 昆曲 精神内涵 杜丽娘 宝贵财富 白先勇 汤显祖 审美价值 文化价值
-
描述: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国的传统剧种昆曲作为中国的百戏之祖,在海内外久负盛名,于2001年被联合
-
戏曲行业“九皇神”信仰考
-
作者:陈志勇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仰体系 行业特点 戏曲 历史人物 戏神 唐明皇 汤显祖 民间
-
描述:出于不同的目的,民间演剧行业形成了庞大的戏神信仰体系。有借用与戏曲关系密切的历史人物立为祖师信仰的,如优孟、后庄公、唐明皇、田元帅、焦德、汤显祖等等;也有借用宗教神佛的,如三元祖
-
新视域下的新成果: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
作者:郭英德 范红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嬗变 戏曲 晚明 “问题意识” 成果 视域 认识活动
-
描述:在于其强烈的问题意识.
-
电视编导应是“杂家”
-
作者:徐纳维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编导 电视编导 思想 思想 敏感 敏感 艺术 艺术 创新 创新 杂家 杂家
-
描述:本文就电视编导在电视媒体中的重要性,以及所应具有的素质,着重论述了成为一名优秀电视编导的必要条件——应是一位杂家。
-
“狡猾”的哥哥
-
作者:刘语涵 丁佳佳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时间 电视 睡觉 客厅 黄鹤 痛苦 规定 反应 逃跑 衣服
-
描述:是在编瞎话?跑到客厅一看,果然,他在偷看电视呢。
-
电视版《牡丹亭》,越剧“海归”来演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汤显祖最著名的作品《牡丹亭》,最初洛阳纸贵几使《西厢》失色,后来又因涉及金人南侵而成禁书,再后来被称为淫书被严禁翻刻。400多年过后,谁又会想到,今天它再次成为最受欢迎的剧本。继各类版本的《牡丹亭》后,越剧电视连续剧《牡丹亭还魂记》日前在昆山千灯镇开机。剧组特意请来当今中国戏剧界“国宝”级人
-
云南开展迎奥运礼仪知识电视竞赛
-
作者:季征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云南开展迎奥运礼仪知识电视竞赛
-
传播学视角下的“青春版《牡丹亭》现象”解读
-
作者:胡友笋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戏曲 戏曲
-
描述:对这一文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对媒介时代的中国戏曲艺术走出当下传承困境的探索当有启示价值。
-
吴炳戏曲研究
-
作者:吴一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情学思想 艺术特征 批判意识
-
描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后人归入临川派,虽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深入分析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接受了汤显祖关于“真情”的阐述。吴炳意识到作家一定要将真情实感放入作品中,使得戏曲人物在感情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