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4)
报纸(118)
学位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0)
地方文献 (29)
红色文化 (4)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1(20)
2010(22)
2009(23)
2008(16)
1999(3)
1997(2)
1995(6)
1992(3)
1985(3)
1947(1)
按来源分组
时事公报(2)
文史知识(2)
北京日报(1)
浙江档案杂志(1)
北京晨报(1)
浙江日报(1)
文史春秋(1)
京华时报(1)
安徽税务(1)
中学语文(1)
《牡丹亭》落户正乙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杨杨)昨天下午,厅堂版昆曲《牡丹亭》签约仪式在正乙戏楼举行。主办方宣布,在皇家粮仓演出了近300场的昆曲《牡丹亭》将正式落户北京最古老的戏楼正乙,并在国庆期间对外演出
《牡丹亭》 落户正乙戏楼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 落户正乙戏楼
昆曲《牡丹亭》 移师正乙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讯(记者 和璐璐)昨天,北京市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与普罗之声公司签约,将已经在皇家粮仓上演300场的昆曲《牡丹亭》移师北京最古老的正乙戏楼,并将在国庆节之后正式开锣。 此次厅堂版《牡丹亭
高端变平民《牡丹亭》移师正乙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牛春梅 实习生王砚文)“天作之合!”著名昆曲艺术家汪世瑜用这四个字形容昆曲《牡丹亭》落户正乙戏楼。前天下午,北京市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与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正乙戏楼举行了
厅堂版《牡丹亭》落户正乙戏楼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记者曲晓燕)7月27日,北京市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与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宣布将在皇家粮仓演出了近300场的厅堂版昆曲《牡丹亭》“转移”至北京最古老戏楼之一的正乙戏楼
催人泪下的“联死对”
作者:谢少萍  来源:课外阅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寺  明末清初  金圣叹  文学家  投机 
描述: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
王英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吉林省省直企业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离休干部王英同志(享受副厅级待遇),因病于2009年3月30日在长春逝世,享年89岁。 王英同志是黑龙江省邑彦县人,汉族,1946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
查子
作者:晏几道  来源:文苑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神寄托  晏几道  爱情  梦境  苦闷  回忆  自娱  虚构 
描述:晏几道的词始终是构建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闷,这样两个感情世界上的。他把对爱情的生死不渝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精神寄托。他写词是“叙其所怀,期以自娱”。他的词的第二个特点是梦境的描写。
应是“海上明月”
作者:省庐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引用率  唐诗三百首  唐代诗人  五言律诗  中秋节  散文  报刊  开头 
描述:"。
马头山与至道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马头山位于上杭县步云乡上福村与古田镇吴地村交界处,系国家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腹地,因山形似马头,故名。这里山清水秀,神光异彩,以有至道佛而闻名 。有诗云:“杭辖百二里,坐地一禅关;近接梅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