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周礼》看西周时期的城市建设制度
-
作者:文超祥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设制度 西周时期 城市建设 周礼 城市规划 考工记 职责 诗经 组织建设 研究者
-
描述:视了将此部分内容与该书的其他内容相互参证。实际上,除《考工记》外,《周礼》中还有不少关于城市建设制度的规定。如果对《周礼》进行全面的研究,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可以推测出西周时期城市规划制定
-
周礼礼制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建的影响深度
-
作者:王大勇 石戎 来源:山西建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制思想 规划思想 城市建设
-
描述:探讨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进展的特点,论述了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主要是受到了儒家学派礼制思想的影响,而后从两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因素分析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思路,以更深刻地了解城市规划
-
城镇化应是一场节地运动
-
作者:高博 王立章 武国强 来源:中国土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城镇建设用地 运动 城市建设 规划用地 小城镇 耕地 征地
-
描述:城镇化应是一场节地运动
-
建设彰显临川文化特征的生态城市
-
作者:黄初晨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文化生态 临川文化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党代会报告 生态园林城市 彰显 文化特征 社会经济发展 个性城市
-
描述:市第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赶超发展步伐,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把抚州建设成为现代工业新城和文化生态名城而不懈努力。11月29日,就报告中的关键词
-
地理学科应是生态意识教育的主阵地
-
作者:蔡永成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态意识教育 地理学科 阵地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人文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资源短缺
-
描述:发展趋势的关注和忧虑;对局地生态问题的全球性思考促使了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而加强对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养,对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意义,地理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
-
王益区“一池三改”促生态富民
-
作者:王辉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生态富民 农户 支部书记 沼气池 赵春芳 传统生产方式 农村 沼气建设 农业问题 建设国债
-
描述:本报讯 盛夏时节,走进王益区黄堡镇罗寨村,看到的是—个个整洁干净、果树成荫的前庭后院。“我们村抓‘一池三改’生态富民,村民们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罗寨村支部书记赵春芳说。$$ 王益区对农业
-
淮北相山恢复演替群落优势树种的水分生理生态研究
-
作者:史刚荣 李慧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恢复演替 恢复演替 优势种 优势种 水分生理 水分生理 抗旱性 抗旱性 表型可塑性 表型可塑性
-
描述:片水分生理指标均随群落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表型可塑性,它们在不同群落中的耐旱性依次为:混交林林内》混交林林缘》灌丛》灌草丛》人工侧柏林.生理可塑性导致酸枣和牡荆具有更宽的生态幅和更强的耐旱性,这是
-
淮北相山恢复演替群落优势树种叶片的生态解剖
-
作者:史刚荣 汤盈 张铮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剥蚀残丘 剥蚀残丘 恢复演替 恢复演替 优势树种 优势树种 叶片 叶片 表型可塑性 表型可塑性 生态解剖学 生态解剖学
-
描述:优势树种,叶片结构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1)同一群落环境(混交林)中,叶片结构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发育可塑性(5月初的叶片比9月中旬更具有阳生叶的特点);2)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群落中,叶片结构随着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