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困境
-
作者:王珏平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磨腔 牡丹亭 昆曲传习所
-
描述:本文的核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探讨了其起源,形成,繁盛及其衰落,并且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社会时代两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客观的阐释。同时着眼于今天昆曲的现状,回溯和审视新中国戏曲政策,进行彻底的反思,对已经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昆曲究竟该如何认识,如何抢救,如何保护做了慎重的思考。
-
要有自强不息的坚韧意志——杰出少年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九
-
作者:杨适天 杨逸凡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年 品质 困境 坚强意志 成功者 杰出 困难 王安石 杜荀鹤 君子
-
描述: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汉)刘安男儿立身须自强。——(唐)李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宋)王安石君子自强,永不意必。——鲁迅
-
相濡以沫
-
作者:王勒懿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鹦鹉 相忘 大火 力量 周亮工 寓言 集体 困境 干水 流传
-
描述:取的—点点水来熄灭何其难,但是这只勇敢的鹦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仅是勇气。
-
困境·绝境·处境——王安石变法故事的当代讲述
-
作者:卢燕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故事 故事 现代性 现代性 人民 人民
-
描述:代历史叙述的反思。本文首先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为切入点,考察了王安石故事在传统历史中何以被讲述成一个否定性故事的深层原因;继而进入现代历史的起点处,研究这个在传统历史中被否定的故事,如何被启蒙先驱梁启超重新讲述成一个朝向进步的肯定性故事;最终,在梁启超开启的现代叙述思路中,通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邓广铭四十六年中四写王安石这一事件,将对这个故事的追踪和研究落脚于对中国当代历史的讲述和反思。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追踪研究,本文试图揭示不同时代故事讲述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上个世纪一百年间中国所苦苦追寻的“现代性”所作的的思考,并通过对他们思考得失的再思考,来对中国自己的文明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文明之间的关系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并在这一思考和回答中回应本文最核心的问题:在一个以“现代性”为主旋律的世纪及其以后的历史中,一个古老民族究竟以什么为核心力量,来担负起一个怎样的“现代中国”梦想?
-
戏剧坐请坐请上坐——昆曲《牡丹亭》的“精英式”生存
-
作者:李宏宇 周玲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都是小青年,一下子来挑这个大梁,肯定各方面水准不稳定。”汪世瑜老先生说 图片由剧组提供
杨振宁和夫人去北京东城的“皇家粮仓”看“厅堂版”昆曲《牡丹亭》,他带了一具望远镜——物理学家要么没弄明白演出场所,要么就是高估了明清皇家粮食储备的规模。演戏的这座古老仓房,从东墙到西墙也就20米出
-
追寻情感 论传统戏剧的情感动力及其现代生存价值
-
作者:胡宇锦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剧 情感动力 价值 《牡丹亭》 动力作用 剧本创作 创作观念 《曲律》
-
描述:诗缘情戏缘情中国传统戏剧十分重视情感的动力作用,在剧本创作方面,历来都有详尽论述,并视其为艺术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