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绿色,生命的旋律
作者:史荣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旋律  生命  “绿”  第十册  王安石  名句 
描述: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余韵还未散尽,春光已来染绿我们的双脚。翻开第十册第1课,课题中一个“绿”字已让人满眼春色。正如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这个“绿”字又有何词能够替换?只此一字,便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质疑式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刘喜林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实践  质疑  提出问题  主动学习  阅读水平  陆九渊  学生 
描述:学贵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陆九渊《语录下》)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学生能提出问题,正是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表现,表明他们正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能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正是阅读水平明显提升的标志。
论罗汝芳的生命之学
作者:郑晓江 罗伽禄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求道  生生  仁者寿  生命之学 
描述:罗汝芳之学以求道为核心,以安顿生命为目的,所以他把学问的生命修成了生命的学问,形成了独特的生命智慧,他通过仁者寿的观念而拥有了人生之方向与人间生活之准则。罗汝芳也因此成为了晚明儒家学者中的特异
城乡一体化的相山实践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两年前,相山区上下对“城乡一体化”还知之甚少。而两年来的生动实践,相山区让40万居民尝到了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甜头。 如今,在相山这片热土上,农村沃野生机勃发,园区建设不断加速,工业生产喜讯频传
于丹大剧院畅谈艺术启蒙
作者:罗颖 程宁  来源:小演奏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  审美艺术  艺术教育  启蒙  昆曲  牡丹亭  生活中  分享  生命  感受 
描述: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做客国家大剧院会员俱乐部,与古典音乐推广者陈立一起畅谈艺术和生活。于丹在交流中她说话的时间加起来不下90分钟,于丹也实在,不说空话套话,从自己与戏剧戏曲的缘分,到在大剧院看戏的感受,再到艺术在生活中的功能,最为难得的是于丹还和人们分享了她在女儿艺术教育上的经验。
最是寻常
作者:黄雪婷  来源:美文(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常  人生  尘埃  日落  生命  生活  晏几道  牛郎织女  电影  林黛玉 
描述:上座神秀曾作一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孰不知心若真透如明镜,尘埃又如何得染?"寻常心待寻常物,人生只道是寻常。晓风残月,离人"最爱"。柳三变长亭离人泪,晏几道清梦忆相
一场前所未有的“保卫战”:王益区防汛救灾侧记
作者:梁志琴  来源:陕西水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  防汛  防汛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  财产安全  财产安全  保卫战  保卫战  救灾  救灾  房屋倒塌  房屋倒塌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生命  生命  现场指挥  现场指挥 
描述:百年不遇的大雨,一场又一场袭来。一时间,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房屋倒塌,数千名群众紧急转移……危急时刻,地质灾害点群众生命安危考量着王益区,如何做好受灾群众的主心骨作用?如何保障人民群众
进入吴康斋先生的世界:生命儒学的工夫
作者:邹建锋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生命儒学  明代儒学 
描述:张的读书、研究与学习应有益于身心、至理有契的教育理念继承生命儒学身体观的教旨,保存淳朴的私塾教育传统。重温他的生命儒学工夫论有利于现代社会和谐人格的培育与发展。
医德应是全社会敬畏生命底线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A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医德应是全社会敬畏生命底线
"作文课"应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课"
作者:王连蓬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课  作文课  感悟生活  感悟生活  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 
描述:作文课程不应局限于课堂,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作文课真正成为学生不断创新的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