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之绿
-
作者:廖江涛 来源: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 保护绿色 王安石 每个人 心灵 认识历程 层层递进 苦吟 升华 作者
-
描述:生命之绿
-
珍爱生命的阳光
-
作者:黄松海 来源:中学生读写(初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海 《珍爱生命的阳光》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散文
-
描述: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看见绚丽的彩虹;只有穿越阴霾,才能迎来明媚的阳光。心中有爱,坚强乐观,我们的生命就永远会有阳光的照耀。品读下面这两篇文章,你一定会珍爱生命里那一缕阳光……[编者按]
-
浅谈“诗眼”
-
作者:李盛仙 来源:长白山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生动形象 诗词 精炼传神 王安石 形容词 名句 春风 境界 艺术感染力
-
描述:。说到"诗眼",人们总爱举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名句。诗中的"绿"字就是"诗眼"。据说,他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复改为"满"字等等,自己都不满意,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绿"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它包含了"到"、"过"等字的意思,而"到"、"过"等字都不能包含或代替
-
从“诗眼”说起
-
作者:浪波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鉴赏力 文眼 境界 读者 例证 心灵 醉翁亭记 王安石 作者
-
描述:古人论诗,有“诗眼”之说。东坡诗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力与鉴赏力。但是具体到一首诗或一句诗,所谓“诗眼”,则是指篇中凸现主旨的某一句(一联)或某一字,如电光石火,使读者的眼目倏然一亮,拍案叫绝。这不是玩弄技巧,而是画龙点睛。空口无凭,有例为证。
-
巧用简笔文章生辉
-
作者:鲍亚民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巧用 文章 艺术作品 境界 陈师道 曾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艺术创作
-
描述:曾经有人问罗丹:你是怎样将一块嶙峋的顽石雕成精美的雕像的?罗丹说: “简单得很,你拿来一块石头,把所有不需要的部分统统砍掉。”这绝妙的回答,再深刻不过地阐明了艺术作品与简练的密切关系。艺术创作如此,文学创作也是如此。
-
试论晏几道词作的生命意识
-
作者:王海洋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小山 梦境 生命意识 文学价值
-
描述:行“形而上”的思索,苦苦追问生命的本体价值。
-
珍惜生命应是人文教育的重点
-
作者:姚佩琴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珍惜生命 人文精神
-
描述: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文精神的培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珍惜生命、富有爱心已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让我们的学生从经典名片中领悟到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人文精神。让我们的课堂
-
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
作者:蒋文汇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读书法 中篇小说 北运河 家乡 写作 文学创作 作家 新小说 课文
-
描述: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
“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关爱生命、尊重人性”理应是制度的终极追求
-
情致深婉 境界阔远:赏读晏殊《蝶恋花》
-
作者:彭迎春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蝶恋花》 词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
描述: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少年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屡历显要,官至仁宗朝宰相。生平爱好文学,又喜荐拔人才。当时名臣范仲淹、欧阳修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他的传世之作《珠玉词》中有一部分抒写离愁别恨的作品,《蝶恋花》是其代表作之一。[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