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绿色,生命的旋律
作者:史荣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旋律  生命  “绿”  第十册  王安石  名句 
描述: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余韵还未散尽,春光已来染绿我们的双脚。翻开第十册第1课,课题中一个“绿”字已让人满眼春色。正如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这个“绿”字又有何词能够替换?只此一字,便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辛意云:人的哲学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牡丹亭》的爱情哲学解读
作者:刘丽萍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哲学  爱情哲学  愿望表达  愿望表达 
描述:之所以对其爱情哲学进行如此描写,主要是想表达其在现实中勇于冲破封建束缚的愿望,但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具有不可忽略局限性的。
论罗汝芳的生命之学
作者:郑晓江 罗伽禄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求道  生生  仁者寿  生命之学 
描述:罗汝芳之学以求道为核心,以安顿生命为目的,所以他把学问的生命修成了生命的学问,形成了独特的生命智慧,他通过仁者寿的观念而拥有了人生之方向与人间生活之准则。罗汝芳也因此成为了晚明儒家学者中的特异
陆九渊的历史哲学及其政治意蕴
作者:赵荣华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历史哲学  政治意蕴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与朱熹分庭抗礼的思想家。他的心学体系不仅具有鲜明的道德哲学内涵,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维度与政治关怀。陆九渊的心学大厦是在其历史哲学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历史哲学是其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
设计师应是哲学家和军事家
作者:吴珊  来源:师道·教研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设计应以人为本,那么怎样的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设计师是该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呢,还是应担负起引导大众良性审美的责任来,或是提倡个性的发挥呢?
于丹大剧院畅谈艺术启蒙
作者:罗颖 程宁  来源:小演奏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  审美艺术  艺术教育  启蒙  昆曲  牡丹亭  生活中  分享  生命  感受 
描述: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做客国家大剧院会员俱乐部,与古典音乐推广者陈立一起畅谈艺术和生活。于丹在交流中她说话的时间加起来不下90分钟,于丹也实在,不说空话套话,从自己与戏剧戏曲的缘分,到在大剧院看戏的感受,再到艺术在生活中的功能,最为难得的是于丹还和人们分享了她在女儿艺术教育上的经验。
最是寻常
作者:黄雪婷  来源:美文(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常  人生  尘埃  日落  生命  生活  晏几道  牛郎织女  电影  林黛玉 
描述:上座神秀曾作一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孰不知心若真透如明镜,尘埃又如何得染?"寻常心待寻常物,人生只道是寻常。晓风残月,离人"最爱"。柳三变长亭离人泪,晏几道清梦忆相
一场前所未有的“保卫战”:王益区防汛救灾侧记
作者:梁志琴  来源:陕西水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  防汛  防汛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  财产安全  财产安全  保卫战  保卫战  救灾  救灾  房屋倒塌  房屋倒塌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生命  生命  现场指挥  现场指挥 
描述:百年不遇的大雨,一场又一场袭来。一时间,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房屋倒塌,数千名群众紧急转移……危急时刻,地质灾害点群众生命安危考量着王益区,如何做好受灾群众的主心骨作用?如何保障人民群众
进入吴康斋先生的世界:生命儒学的工夫
作者:邹建锋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生命儒学  明代儒学 
描述:张的读书、研究与学习应有益于身心、至理有契的教育理念继承生命儒学身体观的教旨,保存淳朴的私塾教育传统。重温他的生命儒学工夫论有利于现代社会和谐人格的培育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