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生命诠释的传奇:刘大年与日本医生佐藤猛夫的故事
作者:朱薇  来源:湘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佐藤猛夫  医生  日本  传奇  诠释  生命 
描述:刘大年,1915年8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一个农民家庭。作为三代单传的父亲的长子,他背负着全家的希望,从私塾到县城小学,到辍学,再到插班衡阳高中、长沙孔道中学,最后肄业于湖南国学专修学校。此时,中华民族在日寇的步步进逼下面临着
生命鼓掌-?王英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为生命鼓掌,成为这次救灾让人感动的亮点。 突如其来的天崩地裂,人类显得多么脆弱。但我们抵抗灾难与战胜灾
轻视生命之人不可交
作者:单增科  来源:文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道德性  尊重生命  基本规则  社会生活  王安石  损害  微小  社会交往  生活细节 
描述:人在什么时候是最具有道德性的呢?是在努力不损害任何一个微小的生命的时候。对生命的尊重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那么,为什么要尊重生命呢?
东坡在岭南之五:“细和渊明诗”
作者:莫砺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明诗  岭南  生命  金山寺  惠州  黄州 
描述:东坡五十九岁南迁惠州,六十五岁渡海北归,次年逝世,岭海七年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艰难困苦的一个阶段,然而也是其生命之光最为光辉灿烂的一个阶段。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即将走到生命
探究花木文化内涵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浅谈《花木文化》校
作者:暂无 来源:武进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这是一种广义的课程资源观点。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以“花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为切入点,以师生的合作探究、共同发展为课程理念,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以课程研究来促进学校的发展,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人”的办学目标。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
“驯之以自然”的儒学内涵:读曾巩《宜黄县县学记》
作者:赖华先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黄县  学记  曾巩  儒学  教育思想  家乡  作者  记叙 
描述:《宜黄县县学记》是曾巩于皇祐元年(1049)应家乡抚州宜黄县官员之请,为宜黄县县学建成所作的记文。在这篇千字文中,作者以纡徐简奥的笔墨阐述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同时又以简练的史笔记叙了家乡宜黄县县学的建立始末,表达了作者崇学重教的思想。
苏轼“以诗识人”
作者:陈雄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识人  王安石  苏东坡  准确率  细节  客人  交往  生命  典范 
描述:苏轼的贤内助王弗极会幕后识人,苏东坡和客人谈话之时,王弗立于幕后,往往听得数言,就能断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是哪类人,而且,准确率相当高,可谓是闻言识人的典范。
王英琦向天借生命的高歌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采访王英琦缘于她诸多的“传说”,前不久的一个下午,记者路经大西门环城公园时,巧遇正在练拳的王英琦老师,遂停步相邀。王老师慨然允诺,答应在原地相见,但随后的几天早上,记者应她之说,前去旧地寻访,却二次而未见其人。后来才知道,她练拳从不拘于场所,人众时她则远之,人少时则临之,正合乎
72岁刘绍金独臂敲开生命大门
作者:暂无 来源:衡阳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72岁的刘绍金在5米深的废墟中,能做的仅仅是用唯一能够活动的手臂敲击水泥板,告诉外面的世界他还活着,在整整坚持了57个小时后,终于敲开了生命的大门。 5月14日下午3时,来自辽宁省丹东市的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