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拾零
作者:潘洪刚  来源: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之涣  飞来峰  鹳雀楼  引人入胜    诗歌  杜甫  刘禹锡  绝顶 
描述:在琳琅满目的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是以""见长而引人入胜的。现择录一二,以飨读者。【例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情”与“
作者:张志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寓“情”于“”的《牡丹亭》
作者:王娟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
谈陆九渊的“心即
作者:张建民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心   
描述:消解方式把本心即推到极端,从而达到其识以自律的要求。
寓“情”于“”的《牡丹亭》
作者:王娟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
浅谈陆九渊的心即
作者:张亭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心即”的命题在我国的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心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心,即孟子所说的良心、良知;是指万物存在的秩序。而心即就是要每个人遵循本心,不违背本心
论《牡丹亭》中的情与
作者:司国芹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以情抗礼,让杜丽娘用“至情”战胜了“”,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禁锢人们精神的封建礼教,反映了人们要求思想开放、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重新审视其中情与的关系
词的
作者:张其煌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哲理  人生哲理  苏轼  源于生活  蕴含  爱情观  春风  自然界  晏殊 
描述:词的
浅谈诗歌的
作者:周国光 陈树东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生活哲理  刘禹锡  再创造  读者  王安石  环境  杜甫   
描述:”一词源自佛典,正式被用于诗歌评论则在宋代,但富有理则早已有之。清代沈德潜在《说晬语》里说:“杜‘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俱入理。”可见,所谓
论宋代山水诗的
作者:张文生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    宋代  哲理  抒情诗  诗歌创作  王安石  苏轼  表现手法  启示 
描述:。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