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的接受评价与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
作者:汪超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评价 评价 经典地位 经典地位
-
描述:《牡丹亭》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的经典作品,为明清文人接受认可并推重鼓吹,主要体现在:于"临川四梦"内部脱颖而出、与正统经典相提并论、"奇书"与"才子书"的双重标举。这些阐扬与标举最终确立了《牡丹亭》的经典地位。
-
从《评跋萃刊》看晚清书家对赵体书法的反思性评价
-
作者:瞿忠谋 来源:书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康有为 反思性 评价 吴兴 晚清 祝允明 何良俊 李瑞清 宋四家
-
描述:’。又曰:‘自右军之后,唐人得其形似,而不得其神韵,米南宫得其神韵,而不得其形似;兼形似神韵而得之者,惟赵子昂一人而已。’此可为书家定论。"毁之者则斥赵书为"奴书",其中尤以傅山和康有为为代表。
-
周礼全意义理论产生的理论条件探微
-
作者:向钘 来源:前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意义理论 理论条件 探微
-
描述: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有其理论条件,周礼全意义理论能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90年代形成体系,也不例外。通过查阅与周礼全有关的文献资料后,发现他在西南联大读大学时所学的逻辑知识、当时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
-
论郭沫若《王安石的明妃曲》
-
作者:唐瑛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郭沫若 王昭君 人生 诗歌 东西南北 春江 春风 评价 意谓
-
描述:遗憾。我们知道,在王安石之前,吟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不乏其人,著名的如诗人杜甫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下魂"等等。而王安石的《明妃曲》,则从王昭君初
-
言情:中国戏曲表演理论的奠基石
-
作者:顾聆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理论 汤显祖 中国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 艺人 戏曲理论 戏曲表演 潘之恒 理性观照 牡丹亭
-
描述:中国古代戏曲的表演理论起步较晚,早期的表演理论(如燕南芝的《唱论》、魏良辅的《南词引正》等),曾长时间滞留在唱念等技术性的探讨上。古代戏曲表演得到较高层次的理性观照,是在
-
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备及评价
-
作者:吴岳 邹国耀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牵张性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
描述:active,spinal cord injury,animal model,neural function,motor fun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牵张性脊髓损伤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模型繁多,包括挫伤模型、压迫损伤模型、牵张性损伤模型、缺血损伤模型、横断损伤和化学损伤等.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对进一步探讨其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整合理论与《牡丹亭·惊梦》的隐喻分析
-
作者:林天送 王嵘 来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 杜丽娘 杜丽娘 惊梦 惊梦 隐喻 隐喻
-
描述:基于整合理论,探讨《牡丹亭·惊梦》中的隐喻的运作机制。《惊梦》可分为游园前、游园时、游园后及入梦三个阶段,从文本建构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三个阶段的合成空间所产生的意义及其联系,从而清晰显示杜
-
汤显祖“才情说”的理论内涵及其思想渊源
-
作者:储炎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才情 理论内涵 思想渊源
-
描述:损"才情"。汤显祖的"才情"主张导源于六朝"情采说",这使得汤氏的剧作乃至诗文带有六朝文学的某些特点;另外,这又使得作为公安派先驱的汤显祖与袁氏兄弟在文辞的审美趣味上分别显现着华美与平淡的不同追求。
-
古代戏曲理论与批评“趣”论发微
-
作者:吴新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论与批评 古代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全集 王骥德 戏曲文学 创作主体 艺术风格 祁彪佳 戏曲创作
-
描述:明末清初戏曲家黄周星论述"制曲之诀"、"论曲之妙"云: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而已。论曲之妙无他,不过三字而尽之,曰"能感人"而已。感人者,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生趣勃勃,生气凛凛之谓也。……制曲之诀,虽尽于
-
王为一:岭南电影艺术理论的开拓者
-
作者:廖曙辉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理论 中国电影 艺术思想 电影作品 现实主义 观众 电影艺术 影片 汤显祖 工作总结
-
描述:、雅俗共赏观王为一认为,雅俗共赏原是我国文学艺术最高的境界,中国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