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的以禅入词
-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 词 佛 佛 禅 禅
-
描述:王安石现存的词作不多,但绝大多数都与佛禅有关.本文旨在分析王安石词作中的禅意和佛理,并进一步探讨王安石以禅入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
无法之法:论圣严法师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
-
作者:谢成豪 来源:世界宗教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 默照禅 曹洞宗 圣严法师
-
描述:以教导「数息观」以及「参话头」为主,但是到了民国69年,开始在禅修期间指导「默照禅法」,并且从民国87年开始,陆续举办专修默照的禅七、禅十、禅十四、禅四十九,其生前亲自主持超过十次以上的密集默照禅修
-
王安石与禅
-
作者:林成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禅 禅 王维 王维 诗偈 诗偈 咏史诗 咏史诗 佛经寓言 佛经寓言
-
描述:精神支柱。同时,本文将唐宋阶段中国两位重要的文学人物王维与王安石作一比较,说明王安石的入禅迥异于一般的士大夫,体现了平民化的色彩;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侍偈、咏史诗和包含佛经寓言的诗歌,说明禅
-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情”与“理”
-
作者:张志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 情 理 理
-
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寓“情”于“理”的《牡丹亭》
-
作者:王娟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理"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理
-
谈陆九渊的“心即理”
-
作者:张建民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 本心 理
-
描述:消解方式把本心即理推到极端,从而达到其识理以自律的要求。
-
寓“情”于“理”的《牡丹亭》
-
作者:王娟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理"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理
-
浅谈陆九渊的心即理
-
作者:张亭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心 理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心即理”的命题在我国的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心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心,即孟子所说的良心、良知;理是指万物存在的秩序。而心即理就是要每个人遵循本心,不违背本心
-
论《牡丹亭》中的情与理
-
作者:司国芹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以情抗礼,让杜丽娘用“至情”战胜了“理”,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禁锢人们精神的封建礼教,反映了人们要求思想开放、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重新审视其中情与理的关系
-
禅堂的秘密少林寺癸巳年禅七观察
-
作者:李嶷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林寺 禅 秘密 法师 方丈 道心 修持
-
描述:寺禅堂规约之森严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