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京城与中国古代文化自我定义
作者:张法  来源:东吴学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定义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  《周礼》  理想 
描述: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的理想定型,在《周礼》中理论地表述出来。这一理论表述,虽然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与以后)的现实京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显示了先秦哲人面对从远古的中杆到坛台到宫殿
大学生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结构和特征
作者:缪佩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自我  现实自我  量表  网络使用  人际关系  博士学位论文  网络城市  自我参照效应  理想自我  总体比较  自我概念  自我意识的  不一致  得分  人格健全  人际交往  可能自我  维度分析  情境论  黄希庭 
描述:大学生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结构和特征
汤显祖的理想王国
作者:暂无 来源:宿迁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昆剧《牡丹亭》剧照 1550年9月24日,汤显祖出生于江西临川县城东文昌里,一个耕读传家的乡绅地主家庭。从小他就显示出聪颖早慧的特质,是汤家光耀门楣的希望。汤显祖在这里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求学成才阶段,而对他个人而言,最幸运的是,他得以拜明代最著名的泰州学派巨子、同为老乡的罗汝芳为师,为他日
变革者的国家理想
作者:安石榴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李鸿章  政治理想  变革  君子  王安石  悲情  康有为  张居正  政客 
描述:最终未能成为可“谋天下”的“大丈夫”,留下悲情而遗憾的政治诗篇。
自我真实:解读王英画作
作者:嘉禾  来源:现代青年(精英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忻东旺为代表的“60后”画家们,秉承其宗旨,且将其发扬光大。虽然他们的画作也是多以人物为对象,但却注重于绘画对象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状态,从而传达了更丰富的内容。
才女自古多薄命?
作者:李原昭  来源:读者欣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女  生长空间  朱淑真  根芽  心灵  理想  大树  牡丹亭  丈夫  压抑 
描述:凉风透窗棂。
最后一个坚持井田制的国家
作者:萨苏  来源:世界博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井田制  琉球  王安石  儒家  社会秩序  史前时代  后裔  理想  中国古代  宋王朝 
描述:琉球在这一群来自于中国的儒生后裔的带领下,便开始走上了实现理想、复兴古礼的道路。中国古代学者中,很多人顽固地认为人类的理想时代在史前时代,比如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儒家大师张载便是如此,面对宋王朝的困境
微信朋友圈的10种理想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新周刊》说,微信懂得人有多寂寞。其实,微信更牛的是,它懂得人有多自恋。 微信朋友圈就是一种自我营销,在熟人面前,我们一样需要营销,因为你要营销今天的自己、当下的自己。 通常情况下,你所展示
自我的回归:镜像理论视野下的杜丽娘
作者:谭凤姣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镜像理论  《牡丹亭》 
描述:里与镜外的镜像关系。从中可以看到杜丽娘完成了自我的回归,主体性得以实现。
在边缘的边缘表现自我:欧阳昱小说《英语班》的后殖民解读
作者:张丽丽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昱  《英语班》  《自译集》  文化霸权  异化书写 
描述:者都大胆地给予批判。《英语班》表现了海外华人逆境中求生存的不懈精神,分析了海外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