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华文库 理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理学
作者:高全熹  来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理学  研究  心学  研究 
描述:中华文库 理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理学
吕祖谦的理学思想
作者:李明友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  吕祖谦  理学思想  圣人  陆九渊  北宋  书院  朱熹  本体论  学术风格 
描述:和心本体论的矛盾。在认识论和修养论上,吕祖谦兼取朱、陆之长,既承认“明本心”为首要之任务,又强调“明心”要有个“集义工夫”,他主张“存养”与“体察”相结合。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充满调和折衷的特色
宋代学校教育的变化与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作者:袁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思想  王安石  统治地位  理学家  朱熹  宋代社会  宋代教育  历史学  综合考察  注疏 
描述:闻的经学流派逐渐发展壮大,最后主宰全国教育的过程和原因。
协诸友游牡丹亭(一首)
作者:杭州 卢典  来源:明湖诗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协诸友游牡丹亭(一首)
王安石技巧论
作者:王晋光  来源:陕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王安石技巧论
宋代的神童与神童
作者:马秀娟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童  王禹  杨亿  晏殊  《渑水燕谈录》  黄庭坚  集卷  岁时  太初  作官 
描述:的文化遗产。宋代人才的一个特点是智慧的早熟,出现了一批“神童”。正史、笔记、方志等典籍中有许多记载,如:真德秀四岁受书,过目成诵;王禹偁五岁能;黄庭坚五岁已诵五
王安石象征阐论
作者:王晋光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象征手法  神宗  吕惠卿  意象  象征  熙宁  文学理论  中华书局  司马光 
描述: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探讨王安石的寄托的时候,我们发觉安石在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他的意念。他这种象征手法跟西方文学所指的象征手法颇有不同,可以称为中国式
论《薮》的诗论主张
作者:李剑波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调论  兴象风神  复古派  薮》  胡氏  诗论主张  体格声调  神韵说  胡应麟  格律 
描述:胡应麟的《薮》,是明代较大的一部诗话著作。它篇幅宏伟,内容繁富,讨论诗歌艺术问题不乏真知灼见,不但在理论史上有其特色,而且保存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直到今天,它仍然常为文学史家、理论家所征引、称道
张雨其人其
作者:李知文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士  外史  知人论  辑补  诗歌  赵孟  善本  虞集  居先  馆阁 
描述:势所难免。本文试就有关资料及辑补之张雨诗作,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评论其
谈中国古代的悯农
作者:鞠志强 闫涛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劳动人民  统治者  统治阶级  战争  中国古代  闲田  租税  王安石  艺术特色  官府 
描述:分析欣赏悯农的艺术特色,而是试图探讨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中国古代的悯农,一部分出自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歌谣;一部分来自那些不愿与统治者为伍的读书人,他们隐而不退,仍有赤子之心,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