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2)
报纸(81)
学位论文(21)
图书(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4)
地方文献 (12)
宗教集要 (6)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3)
2007(9)
2005(7)
2004(5)
2003(4)
2001(2)
2000(5)
1989(2)
1982(1)
1981(2)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2)
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
当代图书馆(1)
先锋队(1)
传媒观察(1)
科技档案(1)
领导科学(1)
秘书工作(1)
成人教育(1)
档案(1)
现行文件形成机关应是现行文件开放的主体
作者:暂无 来源:档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行文件开放  现行文件阅览中心  形成机  档案局  政府行政机关  政府信息  现行文件开放利用  主体  国家档案馆  知政权 
描述:王茂跃在2004年第1期《山西档案》撰文指出,当胶现行文件的开放工作主要是由档案局(馆)的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承担
农村成教中心校也应是科普中心
作者:项复民  来源:成人教育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普  中心  成教中心 
描述: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加速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时代的要求。农村成教中心校应充分认识到开展科技普及工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科学方法使自己成为科普的中心阵地。
圈阅文件的由来
作者:杨东志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件  圈阅  史料记载  宋神宗  公文  契约  呈文  文书  宋朝 
描述: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自“三国”时起,就有在文书、契约上“签名”、“签字”的风气,时人称之为“押”。据说,当时这样做,主要是表示身分,而后才有“已阅”的意思。关于圈阅文件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宋朝
圈阅文件始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宋时期  公文  参知政事  文件  书写规范  急性子  契约  史书记载  文书 
描述:石”字。由于文牍多,他又是急性子,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因此,这个“石”字在写了一横一撇以后,下面的“口”字干脆画成了圆圈。据史书记
“圈阅”文件始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档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宋时期  参知政事  文件  书写规范  契约  公文  文书  臣僚  署名 
描述:"字。由于文牍太多,他又是急性人,且不太注意书写规范,因此,在写"石"字时,写了一横一撇后,下面的"口"
系列评论不应是文件的翻版
作者:曹剑南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系列评论  文件  言论文章  重点工作  宣传效果  问题论  报纸  策划 
描述:系列评论不应是文件的翻版
政务中心不应是“文件收发室”
作者:安徽 陈军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文件收发  行政服务中心  政务中心  审批事项  工作人员  执法检查  中心登记  体外循环  人大常委会  行政效率 
描述:政务中心不应是“文件收发室”
政务中心不应是“文件收发室”
作者:陈军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件收发  行政服务中心  审批事项  工作人员  政务中心  体外循环  部门利益  灰色收入  政府部门  领导 
描述:政务中心不应是“文件收发室”
郭沫若、舒同为陕西省图书馆题写馆名记
作者:李乃良  来源:当代图书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西省图书馆  郭沫若  舒同  西安市  现代化  阅览 
描述:1960年夏,陕西省图书馆旧址的大门,由马坊门改朝向西大街。这在当时是省图书馆乃至西安市一件引起轰动的大事,1959年建成的四层阅览大楼成了西大街最高最气派的一幢"现代化"建筑。
高校管理工作中心应是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
作者:王文珍  来源:黔南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  管理模式  学生  中心  教育功能  服务功能 
描述:高校管理工作中心应是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