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应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陈晏清教授访谈录
-
作者:石楠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终极关怀 现实生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终极理想 可能世界 社会哲学 终极意义 现实世界 人类活动 清教
-
描述:即将过去的世纪与正在来临的世纪进行后顾前瞻,进行一种可称之为世纪末的思考,以便在新的世纪行进得更好.陈先生,您是哲学界前辈学者中的“少壮派”,是走过了大半个20世纪之后,在新的世纪还要在学术、思想上继续前进的一位,因此,您对于哲学的世纪末思考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这里我想请您把你的思考公之于众,以飨我们的读者.
-
哲学应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关于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出路
-
作者:陈晏清 石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哲学 终极理想 返本开新
-
描述:把握住中国社会的变化,使我们的哲学真正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寻找出具体的达于终极理想的过路,从而重新焕发其青春。
-
哲学应是植根於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关於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出路
-
作者:陈晏清 石楠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哲学 终极理想 返本开新
-
描述:把握住中國社會的變化,使我們的哲學真正植根於現實生活之中,尋找出具體的達於終極理想的進路,從而重新煥發其青春。
-
层次和过程应是唯物辩证法的最高范畴
-
作者:吉彦波 来源:呼兰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范畴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范畴 层次性 现象到本质 普遍性 对立统一 客观事物 辩证性
-
描述:层次和过程作为哲学范畴,已分别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本人则从二者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认为它们应是唯物辩证法的最高范畴.
-
课堂教学应是“展示过程”的教学
-
作者:朱贤平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思维过程 复合应用题 小学数学 教学内容 计算法则 计量单位 解题思路 面积公式 长方形
-
描述:课堂教学应是“展示过程”的教学○朱贤平(江苏省通州市骆化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不要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
-
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
-
作者:张昌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立过程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白鹿洞书院 伦理道德 修养方法 “求放心” 心即理 “心”
-
描述: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张昌琪陆象山是南宋时期的大理学家,与朱熹对垒而立,独树一帜,创立心学。他是一个富有独创精神的儒者,从小读书便与众不同。自谓“讲习岂无乐,钻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
-
乡土诗应是乡土上绽开的花朵
-
作者:秦中吟 来源:朔方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诗 乡土题材 现实生活 花朵 乡村生活 生命体验 社会生活 生活气息 当代农村 乡村社会
-
描述:针对当代新诗严重脱离时代,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倾向,有意识地提倡乡土诗当然是十分必要的。《诗刊》从80年代初期就曾不断推出过乡土诗,近年又一连推出几期《民谣与乡风》。其中一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