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主体性”思想的道德教育的思考
作者:陈巧年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体性  道德教育 
描述:在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中,主体性是其基本要求,他非常注重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道德教育要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这些道德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培养现代道德教育观念,促使
《幼儿园的道德教育》即将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幼儿教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预备班  幼儿园  教育出版社  作业  日常生活活动  学前教育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  苏联  黄希庭 
描述:特点;教养员怎样根据各年龄班的特点在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劳动和作业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幼
主体精神: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的本真意蕴
作者:尧新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教育  主体精神  道德本体  道德主体  道德方法 
描述:明和去蔽,不仅对道德教育创新具有理论借鉴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也具有实践意义。
尊重生命应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之一
作者:郑新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重生命  道德教育  内容和原则  生命存在  个体生命  受教育者  道德认识  养成教育  现代道德教育  合理性 
描述:尊重生命应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之一郑新蓉德育,从某种角度可以看成人性的养成教育,即通过教育使社会的新生代能够凭借社会的或类似的"理性良心"处理自己与同类的交往关系和矛盾。这里讲的"理性良心
陆九渊“切已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作者:杨晓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陆九渊  思想  三个方面  圣人  自反  本心  剥落  人之初 
描述:,必有以去吾心之害。”意思是只要保持、恢复人的“本心”,世上万物道理自明,但是要保持“本心”
鲁洁:引导生活的建构应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德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生活  引导  鲁洁  《教育研究》  成人之道  2010年  生命活动 
描述:鲁洁在《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去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回归生活的德育,究其根本就是要使其回归到人自身,回到"成人之道
道德教育不应是强制
作者: 祝乃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道德教育不应是强制
陆九渊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作者:王伟丽 刘军花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教育思想  心即理  道德教化  修养理论  道德修养  道德意识  社会伦理道德  践履  当代价值 
描述: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根本。他认为有了此心,就具备了明辨是非,践履道德的能力。陆九渊所指的"理",既指宇宙间的
教师应是道德教育的躬行者
作者:黄芳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素质教育  人格  知识  方法 
描述: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及现代意义研究
作者:饶小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教育理论  现代意义 
描述:“学为人”为目的的道德修养思想,富有个性地提出“易简”、“剥落”和“优游读书”的道德修养与教育的方法,有着鲜明的特色。本文本着古为今用的宗旨,拟就陆九渊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进行探讨,以期为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