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修辞学(十二)——顶针
-
作者:白莲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顶针 修辞学 王安石 航行 辞格 青年 浪淘沙 电影修辞 小巷 学校
-
描述:的江峡上,恍惚变幻,依稀正放映着影片《大浪淘沙》中的片断: ……远处,还在断断续续地响着警笛声。四个青年来到一巷口,围着念传单。一教师模样的人匆匆走来。“小心警察!”说毕马上拐往小巷深处。“看样子是哪个学校的?”“咱们就上他那个学校。”几个青年随即向小巷追去。
-
谈谈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作动词的用法
-
作者:潘双宣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活用 现代汉语 动词 特殊用法 语言现象 古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王安石 毛泽东同志
-
描述:,就绘形绘色地写出了春风送暖,使江南大
-
篇章结构应是修辞学研究的范围
-
作者:杜希庆 来源:锦州师专学报(文科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篇章结构应是修辞学研究的范围
-
汉语传统修辞学形态之阐释
-
作者:杨万寿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修辞学 郑玄注 《文心雕龙》 文学评论 修辞理论 修辞手法 汉语 修辞研究 《周礼注》 《诗品》
-
描述:中国古代的修辞研究与语法等其它领域的研究有一个不同之处,即较为系统的修辞理论,每每以文学评论专著为依托而得以表述。一个时代的文学评论的发展,同时表现为修辞理论的发展。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同
-
〔附〕王安石《伤仲永》并现代汉语译文
-
作者:暂无 来源:诗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附〕王安石《伤仲永》并现代汉语译文
-
应是“峨冠”
-
作者:董鸿毅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辣百家》 “峨冠” 中国 现代汉语
-
描述: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麻辣百家》第94页有这样一句话:“原本蛾冠博带,此时一个个皆光了腚裸了背奔来跑去,仿佛浴室桑拿房着了火一般。”
-
说说古代戏剧中的“药方”儿
-
作者:史小军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剧 《西厢记》 《赵氏孤儿》 《牡丹亭》 《毛诗》 《窦娥冤》 药方 赛卢医 修辞学 修辞特征
-
描述:说说古代戏剧中的“药方”儿
-
文言难句解析
-
作者:黄岳州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修辞学 文言 王安石 对偶句 动词 西蜀 南阳 兼性 工整
-
描述:《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绿”和“青”原来都是形容词,但这里有动词意味,意思是晖映绿色、呈现青葱。修辞学称这种现象为“兼性”。又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
我国最早全面论述戏曲修辞的著作——明王骥德的《曲律》
-
作者:宗廷虎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修辞理论 王骥德 曲律 戏曲语言 修辞手法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小说修辞 修辞学 明代
-
描述:关注。我国戏曲修辞理论萌芽于宋代,到了元代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粗具规模的还是明代。明代涌现了一批戏曲理论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万历年间王骥德的《曲律》一书问世
-
“桠柑”应是“槿柑”
-
作者:顾秀华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桠柑” “桠柑” “槿柑” “槿柑”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错别字 错别字
-
描述:2007年5月17日《南方周末》032版所刊《被表演的岜沙》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以盛产桠柑而出名的从江……收入主要靠栽在山上的桠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