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志铭文体特点及有关阅读题解题指津
-
作者:梁宗扬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铭 文言文阅读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文体特点 王安石 人物传记 生平事迹 高考语文 现代汉语
-
描述:。"志"用散文形式写,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类似于传记;"铭"用韵文形式写,多为赞颂、悼念死者之词,一般是对前面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如
-
高考诗词赏析题解答四忌
-
作者:兰海林 来源:快乐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观题 诗歌形象 诗歌鉴赏 诗词赏析 评析 艺术手法 思想感情 晏殊 画眉 阅读
-
描述:诗歌鉴赏大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这样有利于测定学生实际鉴赏水平,但同时也最容易暴露学生们在鉴赏方面的问题。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四忌。忌一:只译不议,以释代析原题:阅读晏殊的《蝶恋花》,然后回答
-
应用文阅读
-
作者:李学寨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应用文阅读 道德文章 文言文 书信 碑铭 情感倾向 曾巩 作者 奏议
-
描述:阅读提示应用文,指适用于日常生活、私人交往、社会活动的实际运用的文体,常见的有奏议、书信、碑志、祭文等。奏议,是臣下写给皇帝的书信,以议事为主,写法重视说理。书信,是用于人际交往的文书,或叙事
-
名师应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
作者:姚伟胜 来源:新课程(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师 阅读 读书人
-
描述:魏书生、李镇西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师,是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爱不释手的阅读。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教师阅读的书应该包罗万象,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参,否则也成不了一位
-
各师应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
作者:姚伟胜 来源:新课程(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师 阅读 读书人
-
描述:魏书生、李镇西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师,是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爱不释手的阅读.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教师阅读的书应该包罗万泉,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参,否则也成不了一位
-
王安石招书童
-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生天地(低幼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招书童》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
-
描述:北宋时期,宰相王安石打算招一个贴身的书童,可连着见了几个都不中意。这一天,家人又找来一个书童,王安石问了书童几个问题,小家伙答得不错。家人见了忙问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就在纸上写了几行字,交给了家人
-
李浩阅读比写作重要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青年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天堂应当是一座图书馆的模样”,河北作家李浩对博尔赫斯的这句话非常认同。在李浩的日常生活中,阅读占去了比写作更长的时间,而他的愿望,是能够拥有一座图书馆那么多的藏书。
人物简介
李浩
-
文言文拓展阅读
-
作者:豆党锋 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拓展阅读 文言文 老百姓 朝廷 全真模拟 御史 杭州 以民为本 王安石
-
描述:,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新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
古诗修辞三题
-
作者:冯渊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 李商隐 数量词 古典诗歌 古诗 诗眼 通感 虚词 王安石 运用
-
描述:古诗是怎样炼字的古典诗歌的炼字分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1.炼数量词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并不富于诗意,但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获得了
-
《书画记》三题
-
作者:陆昱华 来源:美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 故宫本 明末清初 乾隆 周亮工 十七年 文津阁 十三年 著录 明清之际
-
描述:一、吴其贞及其《书画记》的研究情况吴其贞,字公一,号寄谷,是明末清初徽州(今歙县)著名的古董商人。经营书画四十多年,凡所经眼,择元代以前作品随手著录,成《书画记》六卷,又详细记述观画经历,因此对古代书画研究,或明清之际书画鉴藏家以及书画交易状况等研究,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