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象山心学:[陆九渊]
作者:饶国宾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中国  现代  心理学 
描述: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象山心学:[陆九渊]
心理学角度探讨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作者:姚红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王安石变法  个性特征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他主持的变法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文章对王安石进行心理剖析 ,从他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来分析他的个性特征。从而阐明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与他的个性特征不无关系。
心理学效应是英语教学中的激活剂
作者:周美琴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心理学  效应 
描述: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打基础阶段需要机械记忆的东西很多,加之遗忘现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和逃避的心理,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半放弃或完全放弃了英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灵活使用一些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最早尝试
作者:高战胜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法实践  心理学  河南省  安阳市  《周礼》  神明裁判  借鉴意义  司法审判  作用问题  中国历史 
描述: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最早尝试中国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在长期的司法审判实践中很早就注意到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作用问题,并经长期积累,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经验。最早见之于《周礼》中的“五听”:(一)辞听。即“观
苏东坡阻遏王安石变法的心理学考察
作者:陈国生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苏武  欧阳修  心理学  司马光  《庄子》  《宋史》  林语堂  东坡  王安石新法 
描述:苏东坡阻遏王安石变法的心理学考察
从活动的分类谈活动应是心理学的基本范畴
作者:朱青君  来源:心理学探新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精神活动  基本范畴  实验活动  内部活动  心理活动  生活活动  生产活动  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 
描述: “活动”是个常用的概念,可以泛指活物之运功过程。在马、恩的论著中,这个概念也是常常出现的。翻开马、恩选集第1卷,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多处提到“人的活动”、“人的感性活动”、“理论的活动”、人们的“共同活动”、“历史活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生产活动”、“自主活
心理学教授黄希庭来泸州做学术报告
作者:韩光惠  来源:泸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中小学生  黄希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术报告  学习障碍  直接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  离家出走  交际障碍 
描述:全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西南师大著述颇丰的心理学教授黄希庭先生,日前专程应邀来泸,为泸州四县两区的3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报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
梦的诗学: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汤显祖戏剧理论的心理学阐释
作者:胡玉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梦”  “情”  《牡丹亭》  杜丽娘  《邯郸梦》  心理学  戏剧创作  《南柯梦》  潜意识 
描述:”的前提和基础,它孕育并催生了“梦”,“情”是创作的巨大动因,是一种创作的内驱力;“梦”是“情”的转化和象征,即“梦”使“情”得到了宣泄与升华;而“戏”是“情”和“梦”的表现形式,即“戏”这种文学样式使“情”、“梦”这种沉浮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体验外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在“情”、“梦”、“戏”这三者的关系中,人的心理现象中超现实的“梦”是一种中介、桥梁,它既是创作内容,又是戏剧创作的特殊形式,它使创作主体和作品中人物的心
说好话,让你的赞美“命中要害”
作者:暂无 来源:健康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积极心态  系统思维方法  陈郁敏 
描述:我目前正接受牙齿矫正治疗,大概每两个星期都会去见一次我的牙医。那天他抬头见到我,就对我讲了这句话,“你越来越年轻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应他呢?有哪位女人不喜欢被赞美年轻的?我马上回应:“谢谢你的赞美。”而他接下来的回答让我感到他的真诚。他说:“你不需要谢谢我。我只是跟你分享我的观察。”
刘绍禹的学术思想抉要
作者:熊飞宇 徐凤琴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禹  心理学  儿童学  大学教育 
描述:刘绍禹,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刘绍禹的贡献主要是传播现代心理科学的知识和成就,倡导用客观、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培养心理科学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刘绍禹的著述留存不多,可大致分为心理学、儿童学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