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07)
报纸(623)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64)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360)
2011(482)
2010(478)
2009(428)
2003(234)
1996(217)
1994(202)
1979(36)
1974(96)
195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1)
历史教学(15)
佛教文化(7)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5)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桂枝香·金陵^①怀古
作者:王安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杜枝香·  金陵怀古》  古诗  文学评论  立意 
描述:桂枝香·金陵^①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
作者:王安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  陈后主  金陵怀古  兴亡之感  王安石  宏大气魄  亡国之音  六朝古都  文人词  深刻思想 
描述: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的绝句
作者:赵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绝句  绝句 
描述:治生涯里的忧患世事和向往隐逸的矛盾心态,也可见叶梦得所谓王安石早年诗“不复更为含蓄”的评论并不尽然;王安石的咏史绝句见解新颖、力透纸背,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王安石前期绝句中的酬答赠别之作虽数量不多
王安石的清廉
作者:齐养乾  来源:党风与廉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王安石  腐败现象  廉洁自律 
描述:王安石的清廉
王安石与佛教
作者:张煜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佛教  人性思想  心态  生活方式 
描述: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作两个时期来谈。一是推行变法时期,他积极地从佛教中吸取精华来充实他的学术体系,终于使得他的思想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一是晚年罢相退居金陵时期
王安石晚年禅诗
作者:毛建军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诗 
描述:王安石晚年大量创作禅诗,其自有社会政治原因,更有王安石个人方面的因素,这些晚年创作的禅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谓“自成一体”。
王安石与禅
作者:林成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维  王维  诗偈  诗偈  咏史诗  咏史诗  佛经寓言  佛经寓言 
描述:精神支柱。同时,本文将唐宋阶段中国两位重要的文学人物王维与王安石作一比较,说明王安石的入禅迥异于一般的士大夫,体现了平民化的色彩;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侍偈、咏史诗和包含佛经寓言的诗歌,说明禅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思想
作者:顾晓玲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人才建设观 
描述:人才建设思想是王安石革新体系中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思想上主张以经学统一思想,用经术造就人才;在建设观上主张“教之、养之、取之、任之”。
王安石人才思想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作者:贾艳红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教育改革  启示 
描述:王安石十分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实用人才,并为此提出了一整套的关于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教、养、取、任”)的思想。他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化
沈括与王安石关系研究
作者:祖慧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王安石  关系  壬人 
描述:沈括与王安石的关系经历了由亲密到疏离的变化过程,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三:一是两人在新法的态度上有差异;二是变法派内部的矛盾斗争;三是沈括懦弱的性格。沈括性格上的懦弱是造成他仕途坎坷、家庭不幸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