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经世”与王安石的“致用”
-
作者:刘宇 来源: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学 儒者 “经世致用” “道” 王安石
-
描述:儒家的“经世”基于“知我者其天乎”的强烈信念,“致用”则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使命感的体现。但是在封建的官僚制度运行中,“经世致用”实际上的运作与实践经历了极为不幸的命运。本文以王安石为例,剖析其与“经世
-
读《孟尝君传》
-
作者:王安石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信陵君 秦国 田文 齐国 会学 结果 知识分子 力量
-
描述: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大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用典寄志 顾盼自雄——析王安石《浪淘沙令》
-
作者:李荣新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浪淘沙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学才能 政治家 托物言志 古诗词 历史上 英雄 北固亭
-
描述: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尽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假若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才能
-
“丹青难写是精神”——从《湖北民俗志》谈开去
-
作者:陈昆满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志 民俗活动 民俗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 民俗事象 《读史》 丹青 编著者 王安石 人文社会科学
-
描述:宋人王安石曾写有《读史》名篇,道出行文作画的真谛。他说:描摹人的外在面貌容易,而表现其精神情操却很难。于是,“丹青难写是精神”便成了千古传颂的惊句妙语。
-
王安石研究
-
作者:刘成国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文学
-
描述:王安石一直是宋代历史研究和宋代文学研究中的重心之一。本文即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和考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王安石的行实与交游、学术与思想、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等问题作一集中的研究和论述
-
王安石《日录》与《神宗实录》
-
作者:孔学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日录》
-
描述:露了党争的面目。史家的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大量征引《日录》进行补缺、考异 ,同时又完全赞同陈说法而大量征引。这就把《日录》推向了被审判的位子。南宋再次重修《神宗实录》 ,是站在元祐史官的立场上。元修《宋史》沿用重修的《日录》。
-
李觏和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比较
-
作者:乐文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王安石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
描述:驱者。
-
王安石诗歌研究
-
作者:童强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诗 诗歌 王安石
-
描述:王安石诗歌研究
-
王安石的变法教育及现代价值
-
作者:张雷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适时而变 王安石 变法教育
-
描述:。一是变法教育的必要性,王安石认为法令的执行必须依靠官员,“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因此,主张通过变法教育培养能推行新法的“良吏”,并且通过变法教育“使人无异论”;二是变法教育的内容,包括“合变时节
-
王安石与北宋西部开发
-
作者:任树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西部开发
-
描述:宋神宗熙宁年间,北宋王朝在王安石的新政推动下,以军事开边为杠杆,全面启动了对西部边疆的有效开发。从而使汉蕃杂居地区的经济文化及其管理制度,得以和中原先进地区靠拢接轨,初步改变了北宋在西北防务上的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