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与海盐腔——与高宇、詹慕陶二同志商榷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海盐腔  昆山腔  宜黄腔  创作  戏曲史  商榷  弋阳腔  十七世纪  牡丹亭 
描述:是昆山之律,而是某种地方戏特定的格律;并以此证明汤显祖原是精通声律的,他的剧作并无不协律之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之多,足以说明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里选取三种有代表性
论李渔的为人、剧作和戏剧观——与沈尧、刘克澄等同志商榷
作者:詹慕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观  闲情偶寄  戏剧艺术  清王朝  统治者  汤显祖  民族意识  世界观  道学 
描述:,到宣传封建道学,再到力图把风流与道学结合起来的创作道路;也就是走了一条从‘帮闲’到‘帮忙’结合起来的道路”。对于李渔的戏曲理论,这些同志虽也肯定了他在某些技巧问题的论述上具有一定的贡献,但认为这些“都
关于汤显祖的导演活动和剧作腔调--与高宇同志商榷
作者:詹慕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宜黄腔  海盐腔  牡丹亭  昆山腔  戏曲导演学  表演艺术  导演艺术  戏剧艺术  演员 
描述:是我国戏曲导演学的拓荒人,及其剧作腔调原为宜黄腔,笔者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兹提出看法如下:
吴舒凫生平考--与刘辉先生商榷
作者:华生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洪升  生年  康熙  居士  十三年  二十年  评点  吴山  考略 
描述:吴舒凫是清初一位颇为重要的戏曲理论家和戏曲活动家,然而,人们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近日拜读《戏剧艺术》87年第1期上刘辉先生的大作《论吴舒凫》(以下简称“刘文”),对我们了解吴舒凫是很有益的,但
论中国演剧观的形成—论中西演剧观的主要差异
作者:夏写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品格  十九世纪  十七世纪  汤显祖  中国艺术  戏剧文学  戏剧演出  演员  戏剧表演  舞台形象 
描述:演剧观成熟于十九世纪,经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诸大师的总结,已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现代演剧体系。中国演剧观成熟于十七世纪,至今未经科学总结,正处于从古典演剧观向现代演剧观转化过程中。当前世界范围内,戏剧正努力改变自己以寻求新的地位。既然消除演出与观众的距离是不可能的,为满足与演出保持特定距离的观众视听需要而特有的戏剧艺术手段就无法抛弃,如此,戏剧舞台形象也就无法在与生活实际近似程度方面和电影,电视竞争。戏剧表演的出路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