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唐宋八大家散文全集 王安石散文全集
作者:王安石  来源:今日中国出版社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  中国  北宋  北宋 
描述:唐宋八大家散文全集 王安石散文全集
对联与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闫会才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对联  中学语文教学  梅花岭记  下句  洪承畴  中学语文课  王安石  板铁  诗经  导入语 
描述:雅颂。说:“王安石是大家熟知的政治家、文学家。有一次上朝,他见到刘(分文)便口吟上句。王安石的意思是想用对句的形式将对方一军。没想到刘(分文)脱口对出了下句,王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要问:风雅颂明明是三
王安石咏史词
作者:蒋克己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咏史词特色 
描述:王安石咏史词多借古喻今,谴责北宋统治者,并追根探源,总结教训。而其他词人之作多单纯地咏史,或空叹兴亡,不触动现实。因而王安石扩大了词的题材,打破了诗词分工论,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蕃篱,恢复了词的本来面目。
诗经》之"赋"探源
作者:李蹊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表现手法  《左传》  春秋时期  诸侯  甲骨文  生成环境  贡赋  天地之美  《周礼》 
描述:物质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历程,又经过春秋时期献诗陈志、赋诗言志的大规模、长时期的演练,习以成俗,“赋”这一形式或手段逐渐稳定下来,汉人在总结《诗经》表现手法时,自然选择了“赋”,而不用“敷
诗经》与周代占卜
作者:顾永新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汉书·艺文志》  父系氏族公社  《卫风·氓》  认识水平  《国语》  《周礼》  《左传》  《汉书》  弃妇诗 
描述:蓍也就成了这条通路上来往着的传宣使者,所有人的祈愿由它衔告上天,所有天的预兆由它昭示下民,一切的吉凶祸福都可预知。“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 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大于蓍龟。”(《周易·系辞上传》)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愚昧,同时有意无意地还要愚人。
王安石山水的田园诗刍论
作者:曹治邦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田园诗  艺术风格  诗歌  评价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写了大量描写江南山水美景和郊原农村风光的山水田园诗。这些作品大都以秀雅的诗笔。写出了大自然如画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诗中既有诗人闲适情趣的抒写,又有其内心苦闷与不平的透露,作者
试探《诗经》中的先秦车马
作者:杨文胜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车马坑  考古发掘  《诗》  《周礼》  田野考古  秦始皇陵  铜车马  周代社会  车轴 
描述:及车制和车战。据统计《诗经》305首诗中有80首涉及到车、马。从这80首诗的描写和叙述再结合其它先秦文献以及田野考古发现,可以对先秦车马器和车马制度有一个较详细的认识。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散文的风格
作者:马茂军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文学观  散文风格 
描述:本文从王安石的思想体系与文学观的关系入手,认为“荆公新学”对王安石的文学观和散文风格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形成文学观的功利性、实用性、附庸性,散文的古奥深遂的艺术风貌和拗折劲健的特点。
王安石的御夏方略
作者:王天顺 杜建录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  经略熙河  宋神宗  夏国  内政改革  契丹  王韶  西夏研究  《续资治通鉴长编》 
描述:王安石的御夏方略王天顺,杜建录(宁夏大学西夏研究所)王安石御夏方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内以制外";二是"和戎"(抚绥熙河蕃部)以断西夏之右臂。这种方略弥补了庆历年间御边名师范仲淹进筑横山
王安石教育思想浅论
作者:朱保书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培养人才  改革教学内容  改革科举制度  变法改革  人才教育培养  培养目标  庆历兴学 
描述:王安石在许多文章中阐述了其教育思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人才教育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二)培养人才关键在于兴教办学;(三)培养人才必须改革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