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也谈《泊船
作者:蒋小雯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写作时间  徐州  期刊  学报  作者  师院  作品  第二次 
描述:《徐州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登的《王安石泊船〉写作时间辨》一文,作者提出《泊船》一诗应该是王安石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作者把这首诗写作的地点从州移至京口是不对
李贽史论新探
作者:陶懋炳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贽  晚明思想  王安石  儒臣  封建专制主义  司马迁  孔子  叔孙通  史学思想  十七世纪 
描述:家觅得,由王惟俨刊行,其中有后人羼杂之迹,似非旧作原貌。至于《史纲评要》则尚难辨真赝,不宜率尔评议.因此,暂以《藏书》为主,适当参考《续藏书》,似觉稳妥。
陶渊明诗歌意境的美学风貌
作者:陈长荣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美学风貌  美学特征  谢灵运  真趣  胡应麟  田园诗  理趣  境界  田园生活 
描述: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它标志着陶诗意境的重要美学特征。
苏轼知密州新探
作者:刘奉光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熙宁  宋仁宗  北宋  苏轼  县志  四川  改革思想  学术 
描述:展。现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不当之处,请多指正。据《诸城县志》记载,苏轼到任之时,密州连年大旱:“神宗熙宁七年……自秋至冬不雨……八年,春夏旱”(《总纪》)。苏轼到任后的第一年,全力以救灾安民:“受命之
一种相思 两样言愁--小议二晏的怀人词
作者:石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议  夕阳  晏殊  清平乐  主人公  小山词  意境  木兰花  作家  踏莎行 
描述: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毕竟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喜欢大晏思致的深广,有人则欣赏小晏情感的浓挚;有人喜欢大晏词的温润圆融,有人则欣赏小晏词的顿挫凄婉。
王安石年表简编
作者:罗传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元  临川  王安石  江宁  熙宁  参知政事  元丰  抚州  钟山  京师 
描述:多。
从“王安石改诗”所想到的
作者:王江平  来源:中学政治课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实践  天文学家  意识  观察  宋朝  事物  家乡  作者  人脑 
描述:这件事发生在宋朝时期大文学家王安石身上。一天,王安石看到一首诗里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之句,心想:“明月”是不会叫的,“赞犬”又哪能躺到“花心”里去睡大觉呢?于是把它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探源
作者:季平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孟子  文集  扬雄  政治思想  圣人  孔子  礼乐  熙宁 
描述:变法期间,一变而为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政治对手?历来论者有村种说法: 其一是说,他们二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所谓王安石代表中小地主和下层民众的利益,而司马光代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这一论点,显然忘却
王安石的法律思想
作者:王威宣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法律思想  贤才  立善  完善法制  熙宁变法  明法  典狱  公元  律学 
描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十卷第152页) 关于王安石的变法内容及成败得失与教训评价,已为历史家多所论证,我在这里就不必累言,现在就他的法律思想做些简论。 立善法子一国
王安石的“元气之不动”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而上学性  冲气  哲学本体论  阴阳  发展观  哲学范畴  王安石  唯物主义哲学家  宇宙观  自然观 
描述:王安石这一命题的本来意思呢?笔者在教学和研究中遇到这个问题,并作了些粗浅探讨,写出来就正于中哲史界的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