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并非意在翻案
作者:马晓东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并非意在翻案
说集句
作者:憨斋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诗人  梦溪笔谈  文天祥  李商隐  小令  套曲  成句  作品  语意 
描述:集句,是古代诗人的一种特殊的作诗方式,即选用前人成句集以为诗。据说创始者为晋人傅咸。宋代名人王安石、文天祥均精于此道。《梦溪笔谈》说王安石“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
试释王安石《知人》
作者:蒋介夫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历史人物  王莽  作品  资治通鉴  知人  郑注  不同角度  两面派 
描述:装纯
《学问不可穿凿》指瑕——兼谈王安石的治学
作者:严正敖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级中学  指瑕  语文课本  杂文  王安石  文字  文言  穿凿附会  实事求是  治学态度 
描述: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
陈意翻新议论惊空——王安石《桃源行》赏析
作者:董昌运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桃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传统题材  王维诗  程千帆  主题  韩愈  异化 
描述:继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后,历代文人墨客咏桃源佳作迭出不穷。其中王维、韩愈、王安石等被前人称为“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他们的诗虽都取材于陶《诗》或《记》,但主题各异,各具特色,因而可彼此争胜
宋人笔记中的王安石
作者:张剑鸣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宋人笔记中的王安石
世之奇伟常在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徐宏祖《游黄山记》
作者:谭学纯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世之奇伟常在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徐宏祖《游黄山记》
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七绝《北陂杏花》
作者:黎昌经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客观物态美和主观意趣美的结合——读王安石七绝《北陂杏花》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析唐宋几组“夜泊”诗
作者:林衍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  张继  王安石  孟浩然  文化性格  泊船处  唐王朝  陆游  船载  渔歌 
描述:的诗坛增添了一则关于“绿”与“过”的美丽的争辩,那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引起无数浪迹天涯游子强烈的共鸣。
巧用重字 韵趣盎然
作者:程忠学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巧用  反复运用  语言  长诗  芭蕉  唐代诗人  诗歌  王安石  新声  用字 
描述:诗歌最讲究语言凝炼生动,在一首诗中最忌重字,即使是字句不限的长诗,也应当尽量避免用字重复,否则就显得呆板枯燥。然而,有些技法娴熟的诗人,其诗偏以重字见长,在一首诗里反复运用同一个字,使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