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
-
作者:肖贵航 来源:高中生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俗 追求理想 世俗 本真 真性情 困境 精神 变法 蔑视权贵 王安石
-
描述:万千天地风物之水,我独取最险的一瓢饮;百万寰宇彻骨之苦,我独跃身其中而味。"独",寒彻骨,冷冰心。它是人生路上那方令人魂牵梦绕的险远山水,是蔑视磨难的傲然,是追求理想的坚毅,也是剔除人世繁冗礼俗
-
独游山寺
-
作者:刘斧 杨振中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史 金陵 王安石 古地名 南京市 临川 江苏省 文化常识 东西 双人
-
描述: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①。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②。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③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④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
-
厅堂版《牡丹亭》:追求“独一味”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现在推动文化产业是国家策略,但舆论似乎一直在强调文化的产业化、规模化,似乎只有产业化、规模化才算是成功的文化项目。这种贪大求大的心态,势必会造成很多文化泡沫。”普罗艺术出品人、总监制王翔对文化项目有其独特的经营思路。
本报记者郑洁
由戏剧大师林兆华和昆曲名家汪世瑜联袂执导的皇家
-
张继青的昆剧表演艺术征程
-
作者:沈达人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继 表演艺术 昆剧 寻梦 杜丽娘 老师 牡丹亭 演出 基本功 艺术感受
-
描述:20世纪80年代,我在苏州、北京等地看过张继青演出的一系列剧目。她的《惊梦》、《寻梦》、《痴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的《说亲·回话》、《芦林》也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其实,这不是我个人的艺术感受
-
从《牡丹亭》说到冯小青
-
作者:朱小平 来源:群言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冯小青 冯小青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剧作家 剧作家 杜丽娘 杜丽娘 明代 明代 古代诗人 古代诗人 昆剧 昆剧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
描述:我在不到20岁时,曾发誓通读古代诗人的所有诗集,最后连不是一流诗人的诗集也寻觅来读,汤显祖的《玉茗堂集》也读过。当然,他的诗与他的昆剧还是有差距的。一部真正传之不朽的作品,在发表或上演之后常常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甚至几百年后艺术魅力一直不衰。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牡
-
“还魂”几多,《牡丹》独秀:明清“还魂型”戏剧比较
-
作者:徐宏图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型 明清时期 戏剧比较
-
描述:明清两代,以"还魂"为主要情节,取名《还魂记》的同类型剧作不少,虽各有千秋,却均不出汤显祖《牡丹亭》其右。无论从思想之深刻、曲文之典雅、人物之塑造加以比较,《牡丹亭》均高出一筹。
-
独狼已乘黄鹤去政委骑着鸭子来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晋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又到了马布里时间。
这是记者第三次在太原武宿机场,等待马布里的到来。如水的时光,毕竟能改变一些东西。
第一次是马布里加盟山西队,那是一次盛况空前的迎接。百余名球迷加上全国各地的四五十名记者的围追堵截之中,从机场出口到登上专车,不过30米的距离,马布里用了十几分钟。第二次是马布
-
张继青版《牡丹亭》明晚献演
-
作者:张艳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刚刚在第五届昆剧节载誉回来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将于本月13日周五晚以《牡丹亭》参加“七彩的夏日”2012暑期艺术夏令营系列演出季在南京江南剧院的演出。这是著名表演艺术家,有着昆曲“旦行祭酒
-
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的青春梦
-
作者:Veronique 来源:普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离魂 离魂 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结局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张爱玲 张爱玲 红楼梦 红楼梦 乐感文化 乐感文化
-
描述:对面知是谁"一句振聋发聩,固然能震得人心魄颤动,却到底不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段能唱得荡气回肠、绕梁三日仍不绝其韵。更何况二八佳人因情而死、因情而生,情主至情,足叫
-
张继青六十载昆曲人生
-
作者:韩冰 来源:瞭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张继 人生 现场表演 《牡丹亭》 北京大学 《寻梦》 《惊梦》
-
描述:4月12日晚,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的课堂上,74岁的张继青为现场300多位学生讲解昆曲旦角的表演。她现场表演了《牡丹亭》中《惊梦》《寻梦》的两支曲子,演唱、舞蹈动作一丝不苟,吸引了所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