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晚明思潮的治世思想和文学
作者:赵伟 刘黎红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  思潮  治世  仁义的心体  《牡丹亭》 
描述:历来被认为是败坏人心、社会风俗的晚明派,其思想也是一种经世思想,希望人人都能有一个仁义的心体,用这种仁义的心体治国治世,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挽救社会风气的堕落。这种经世思想也被他们用在文学创作中
王安石的以入词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描述:王安石现存的词作不多,但绝大多数都与佛有关.本文旨在分析王安石词作中的禅意和佛理,并进一步探讨王安石以入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无法之法:论圣严法师默照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谢成豪  来源:世界宗教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默照  曹洞宗  圣严法师 
描述:以教导「数息观」以及「参话头」为主,但是到了民国69年,开始在修期间指导「默照法」,并且从民国87年开始,陆续举办专修默照的七、十、十四、四十九,其生前亲自主持超过十次以上的密集默照
王安石与
作者:林成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维  王维  诗偈  诗偈  咏史诗  咏史诗  佛经寓言  佛经寓言 
描述:精神支柱。同时,本文将唐宋阶段中国两位重要的文学人物王维与王安石作一比较,说明王安石的入迥异于一般的士大夫,体现了平民化的色彩;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侍偈、咏史诗和包含佛经寓言的诗歌,说明
晚明浪漫思潮与西方近代浪漫主义
作者:姚文放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  西方近代  浪漫派  汤显祖  古典美学  袁宏道  思潮  相似之处  文化特征 
描述:先,这两股浪漫思潮都在各个艺术领域中同时涌现,互相激荡,云蒸霞蔚,汇成壮观的文化共生现象。晚明浪漫思
“冯小青戏曲”与明清“至情”思潮
作者:李澜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小青  汤显祖  戏曲创作  牡丹亭  至情  杜丽娘  明清文人  传奇  思潮  杂剧 
描述:明万历间武陵冯氏小青一事,颇受文人关注。在近三百余年的时间里,文人以各种方式对冯小青其人其事进行评论、咏叹、演绎,所使用的文体涵盖了诗、文、词、赋、小说、戏剧及弹词,"冯小青热潮"从而成为当
《牡丹亭》和明代风潮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思想  牡丹亭  宗教  浮屠  汤显祖    信仰  艺术态度  自性 
描述:术造诣以及作者创作该剧的哲学依循、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不少论者虽也看到佛对于汤氏其他剧作的影响,但佛对《牡丹亭》的浸润,尤其是明中叶掀起的那场“”风潮,对于这部名作
禅堂的秘密少林寺癸巳年七观察
作者:李嶷  来源:中国宗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林寺    秘密  法师  方丈  道心  修持 
描述:寺禅堂规约之森严所触动。
之于汤显祖的“有情世界”
作者:王树海 柳旭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描述:的一种借助,抑或是精神困扰的一种排遣。在有明一代文学的田园中,汤显祖是一方生机勃发的芳草地,几度得到佛的浸溉滋润。
晚明风潮与汤显祖的“情至”理念
作者:柳旭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时期  汤显祖    风潮  居士佛教  阳明心学  文学思潮  兴盛 
描述:明季,佛教丛林出现了“混融三教”的局面,居士佛教亦极为兴盛,以“良知”为本体的阳明心学应时而生,并于晚明时期发生流变,衍生出“似儒非儒、似”的“”风潮。在此狂风韵的浸润下,汤显祖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