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14)
报纸(2022)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3)
历史名人 (846)
按年份分组
2014(530)
2013(323)
2012(570)
2011(441)
2010(477)
2009(431)
2007(299)
2000(52)
1981(28)
1957(9)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化报(63)
文化交流(12)
抚州师专学报(7)
戏剧旬刊(6)
北方文学(中旬刊)(5)
中国音乐(3)
文科教学(2)
今日科苑(2)
散文选刊(1)
散文百家(学术百家)(1)
劝农
作者:许冬林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下乡  父母  草帽  农业生产  检查  节日  干部  杜鹃  农民 
描述:我小时候,春三四月,顶着暖阳去田间给正在劳作的父母送茶水,往往会撞见三五个特殊的客人。他们戴着崭新的草帽,连串在草帽上的帽带子都是干净的白色,而且也不系,垂下来,在胸前晃着飘着。那时候,我的父母戴的草帽日晒
汤显祖《牡丹亭》写于遂昌 “班春劝农”再现400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今年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诞辰460周年。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汤显祖文化·班春劝农”活动,在汤显祖的传世名著《牡丹亭》原创地,浙江遂昌县石练镇的淤头村上演。典礼仪式上,“昆曲十番”“台阁”等非遗
碧山流歌古风淳:2010遂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散记
作者:孟昵娜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  牡丹亭  传统文化  民间艺术  昆曲  杜鹃红  十番 
描述:绵延不绝的群山有着道不出的神秘,苍翠欲滴的林海随风轻舞,云雾如丝如缕轻绕山头,杜鹃红白相映点缀林间,溪水欢快地吟唱着小曲,梯田错落有致嵌于山间……遂昌这些
牡丹亭》续作探考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续作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基本叙杜丽娘和柳梦梅姻缘后事,但是,汤显祖原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到此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借古喻今、寄托怀抱,同时也将一部“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牡丹亭》,变成了一曲忠臣义仆、清官
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作者:赵天为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续作 
描述:牡丹亭》续作探考―《续牡丹亭》与《后牡丹亭
牡丹亭》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
作者:高雅芳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才子佳人小说  影响 
描述: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我国才子佳人的题材渊源甚远。唐传奇、宋元话本以及元杂剧等都对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古典戏曲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则更为密切。作为明代爱情题材戏剧的代表作,《牡丹亭
牡丹亭还魂记》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描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两座耸立的丰碑,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两相比较:同是爱情的颂歌,但主题思想开掘的深度不同;主要人物配置基本相同,但性格特征有所不同;都是
牡丹亭》评点本、改本及选本研究
作者:张雪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本  改编本  选本 
描述:牡丹亭》在评点家、改编者、选家的共同努力下,致力于传奇文学语言结构自身内部规范的制定、修正和完善,实现从案头走向场上的独特历程。 绪论部分概要地介绍了《牡丹亭》评改选本的研究概况,总结其贡献
牡丹亭》个性化唱词的英译研究
作者:任延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个性化  唱词  英译 
描述:有个性化的唱词。《牡丹亭》的主要故事情节集中在了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身上,而他们也正是个性特征最为明显的人物形象。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分四章来分析译文中对于各个人物个性化唱词的翻译。第一章写杜丽娘唱词中
再议《牡丹亭》中的杜宝形象
作者:马迪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宝  杜宝  杜丽娘  杜丽娘 
描述:本文将从三方面来分析杜宝这个角色:一是杜宝为官的政绩,二是他带兵作战的成果,三是他作为父亲的表现。希望通过这三方面的论述能为杜宝"正身",还他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