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14)
报纸(2022)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3)
历史名人 (846)
按年份分组
2014(530)
2013(323)
2012(570)
2011(441)
2010(477)
2009(431)
2007(299)
2000(52)
1981(28)
1957(9)
按来源分组
中国文化报(63)
文化交流(12)
抚州师专学报(7)
戏剧旬刊(6)
北方文学(中旬刊)(5)
中国音乐(3)
文科教学(2)
今日科苑(2)
散文选刊(1)
散文百家(学术百家)(1)
牡丹亭(劝农)(字调)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劝农)(字调)
牡丹亭劝农》:汤显祖的理想社会
作者:张洁  来源:散文百家(学术百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劝农  劝农  理想社会  理想社会 
描述: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八出《劝农》在《牡丹亭》中并不重要,但他描写南安太守杜宝下乡劝农的欢乐场景,正是他在遂昌劝农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心目中,遂昌似乎已是“世外桃源”,是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班春.劝农
作者:刘康宁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春  劝农  民俗  文化  汤显祖 
描述:显祖在遂昌五年的为官有着莫大的联系,是他使这两个民俗从扰民之举转为利民之用,这在他的诗文创作和戏剧创作中都有所体现。汤显祖此举引来其后为官遂昌者的争相效仿,也使“班春•劝农”的风俗得以在遂昌世代相传
劝农
作者:许冬林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下乡  父母  草帽  农业生产  检查  节日  干部  杜鹃  农民 
描述:我小时候,春三四月,顶着暖阳去田间给正在劳作的父母送茶水,往往会撞见三五个特殊的客人。他们戴着崭新的草帽,连串在草帽上的帽带子都是干净的白色,而且也不系,垂下来,在胸前晃着飘着。那时候,我的父母戴的草帽日晒
班春·劝农:浙江遂昌民间特色风俗考
作者:刘康宁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春  劝农  民俗  文化  汤显祖 
描述:显祖在遂昌五年的为官有着莫大的联系,是他使这两个民俗从扰民之举转为利民之用,这在他的诗文创作和戏剧创作中都有所体现。汤显祖此举引来其后为官遂昌者的争相效仿,也使"班春·劝农"的风俗得以在遂昌世代相传
从《牡丹亭·劝农》谈起
作者:周月亮  来源:文科教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牡丹亭·劝农》谈起
浅谈《牡丹亭·劝农》的作用与价值
作者:徐正芳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劝农  牡丹亭·劝农  理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 
描述:历代评论家对《牡丹亭·劝农》的见解不尽相同.但其经久不衰的传承促使读者去认识其作用与价值.结合劝农仪式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具体文本分析,可看出这是理想的至情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处,不仅点明“至情
劝农节里话汤公
作者:遂宣文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牡丹亭  浙西南  农耕文化  明代  重头戏  浙江省  民俗文化  再现 
描述:;劝农"大典进入高潮。这一明代乡村农耕盛典的再现,引来了像我一样的众多外地宾朋不远千里来到遂昌,来探究劝农节的渊源。
牡丹亭·劝农》与《南柯记·风谣》的同异
作者:万斌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劝农  劝农  《风谣》  《风谣》 
描述:牡丹亭·劝农》和《南柯记·风谣》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汤显祖政治理想的艺术寄托,其人物形象,则是他从政实践的形象写照;两折戏的不同点,在于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虚实繁略,相映生辉。
江儿水——选自《牡丹亭:寻梦》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描述:江儿水——选自《牡丹亭: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