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
按年份分组
2002
(1)
1997
(1)
1996
(1)
按来源分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青海师专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婚姻观
矛盾心态
大团圆结局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父母之命】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阴霾一缕阳光-先秦“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外之自由婚姻
作者:
陈才训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婚姻观
《周易》
《周礼》
《诗经》
《左传》
先秦时期
婚姻
古代婚姻史
描述:
已,谈论中心绝非婚姻,因此,才能观先秦婚恋全貌。
“三言”妇女描写之我见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言”
冯梦龙
女性形象
妇女观
父母之命
封建社会
汤显祖
男子
矛盾心态
女子
描述:
认与否定妇女自身价值”等方面分析和评价“三言”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三言”一百二十篇中,有具体姓名的妇女有200多人。这些女性,有些浓墨重彩,有些着墨不多,但大多轮廓分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这些女性的描写如何评价。关系到编著者的妇女观问题。有的人认为,冯梦龙具有巾帼胜过须眉的进步观点,塑造了一群才智胆识过人的妇女艺术形象;有人则认为,冯梦龙的妇女观还局限在传统的妇女观之中,“三言”的不少篇目大力宣扬“从一而终”的贞节观。这些看法似乎都失之片面,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小说对妇女的描写。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三言”以及编著者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思想,就会发现“三言”对妇女描写的矛盾心态,和宋元到晚明这段历史长河中妇女观念发展变化的轨迹。一、对女性守节与失节的态度中国传统的妇女观主张女性守身如玉.从一而终,视贞节甚于生命,冯梦龙一方面...
评《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
作者:
孟庆茹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大团圆结局
柳梦梅
杜丽娘
《牡丹亭题词》
父母之命
自然和谐
个性解放
爱情
描述: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杰作,它以大团圆为结局,无论从浪漫构思、主题表达上,还是从人物性格、结构要求上.都顺理成章,自然和谐,而且在许多方面打破了团圆的原有模式,俗中见奇,耐人寻味.它深化了作品的反封建思想,把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到了顶峰.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