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右史分职说质疑
-
作者:景爱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右史 太史 内史 左史 质疑 记言 周礼 外史 正义 孔颖达
-
描述:左右史分职之说,初见于《礼记·玉藻》,有天子"玄端而居,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唐孔颖达《周礼正义》进一步发挥了此说,认为左史即太史,右史即内史。《周礼正义》引熊氏说云:"太史记动作之事,在君
-
唯物主义者王安石
-
作者:侯外庐 邱汉生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唯物主义者 五行 人性 政治思想 自然规律 唯心 矛盾 宋代 心理能力
-
描述:主義兩條路錢的鬥爭營壘;同時我們也不能允許歷史上真正的唯物主義者被封建的、資產階級的
-
宋代乡里两级制度质疑
-
作者:王棣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书手 乡村基层组织 两税法 赋税征收方式 乡村管理体制 乡村基层政权 《太平寰宇记》 乡里 乡村社会 唐五代
-
描述:宋代的乡既不是一级基层行政政权或行政区划,也不是里的上级行政机构,而是县以下的一级财政区划。乡、里并不存在统属关系,它们有时重叠,有时独立。乡建制的这种变化是由于两税法以来赋税征收方式的复杂化
-
为《吴虞集》出版说几句话
-
作者:唐振常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吴虞 虞集 出版社 四川人民 文字 民族文化史 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胡适
-
描述:,人民水深火热,出路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于欧风美雨.人们感觉到
-
论刘大年的近代经学研究
-
作者:黄仁国 姜涛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近代经学
-
描述:术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待加强。《评近代经学》分析近代经学与政治斗争的联系,揭示了儒学为中国传统封建制度服务的实质,肯定了儒学中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的积极成分。
-
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周礼》成书年代再探讨
-
作者:沈长云 李晶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 官制 《周礼》 成书年代
-
描述:由此,判断《周礼》的成书年代不会早于春秋末叶,或当在战国前期。
-
走马楼吴简研究——吴简所见“调”应是“户调”
-
作者:王素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走马楼 三国 学者 吴国 资料 长沙 国是 见解 文献 兴趣
-
描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陆续公布,不仅为吴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吴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譬如:关于吴国是否实行过户调制,由于文献缺乏明确的记载,学者见解不一。而吴简中颇多“调麻”、“调布”、“调皮”的记载,引起学者的兴趣。
-
攻瑕批谬 意在求全——评《司马光日记校注》
-
作者:高纪春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录》 日记 佚文 司马光 《宋史》 《校注》 王安石 断句标点 翰林学士 古籍整理
-
描述:攻瑕批谬意在求全——评《司马光日记校注》高纪春1992年,李裕民先生在日本内阁文库翻阅海内外孤本《增广司马温公全集》(以下简称《增广集》),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司马光日记,这对于推动宋史研究很有意义。两
-
匡谬辨诬 端正学风——答高纪春对《司马光日记校注》的批评
-
作者:李裕民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录》 王安石 《宋史》 司马光 端正学风 古籍整理与研究 日记 匡谬 大理寺 光日
-
描述:匡谬辨诬 端正学风——答高纪春对《司马光日记校注》的批评
-
商品经济观念的历史转化:立足于宋代的考察
-
作者:叶坦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品经济观念 宋代 重本抑末 农本工商末 工商业者 王安石 中国古代 商人 中国经济思想史 士大夫
-
描述:文选择了剖析典型个案,进而展示全貌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宋代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