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
作者:张雪红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
描述:11世纪的那场政治论争--熙宁之争引起传统德才价值观念在宋代发生改变,宋代社会也由此进入王安石时代.南宋后,理学逐渐取代了王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家对熙宁之争进行了系统批判.而从理学对熙宁之争的批判
-
秦始皇兵马俑归属之争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始皇 兵马俑 归属 陈景元 时间 国家队 铲子 质疑 陶俑 证明
-
描述:陈景元用30多年的时间,质疑和佐证秦始皇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而国家队同样用30多年时间一铲子一铲子地证明8000陶俑是秦始皇的
-
苏东坡王安石税改之争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乡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苏东坡(公元1036年~1101年)与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均是宋代的文坛巨匠,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也各有建树,尤其是王安石变法影响很大。然而,十分敬重王安石学识的苏东坡,却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特别是在赋役制度改革方面,两人分歧较大。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
-
曾熙年谱简编
-
作者:文心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十七年 张大千 民国 光绪 十三年 胡小石 年谱简编 吴昌硕 交往
-
描述: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一岁。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出生于湖南衡阳县石市乡洪家堂,广重三子。谱名昭衔,更名熙,字子缉,号嗣元,又号俟园,晚号农髯。行承九。斋名永建斋,游天戏海室(楼),心太平庵。自署
-
偏执:“熙宁变法”的失败之源
-
作者:岳晓东 来源:现代领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失败 偏执 领导艺术 志同道合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毛泽东
-
描述:用人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用人会本能地起用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但多用志同道合者很容易会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终而导致一意孤行,举事无成。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
北宋熙丰诗坛研究
-
作者:庄国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诗坛 宋调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元祐体
-
描述:与民间办学,学校基本覆盖全国,印刷术广‘泛运用,出版物极大丰富,十人读书机会增多,也是众多人才出现的重要原因。其次、熙丰诗坛发展有很好的政治基础。庆历、熙宁、元丰时期是北宋政治发展最有活力的时期
-
“张艾之争”与明末文学演变
-
作者:钟西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艾之争” 张采 艾南英 复社 豫章社 文学演变
-
描述:关系,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翔实的梳理和考辨。在详细考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张艾之争”:论争在复社一方的主角不是陈子龙而是“二张”,尤其是张采,宗秦汉还是宗唐宋的定位是对论争性质
-
黄松有弊案与执行权之争
-
作者:暂无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法院的民事执行权具有明显的确定性、主动性、强制性、命令性等行政色彩。CFP/供图
最高法院执行局4名法官受黄松有案牵连涉案,重庆高院10名执行法官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被逮捕,加上之前的广东省高院执行局原局长杨贤才案,执行腐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法院执行与财产直接打交道,而且执行的强度大小
-
从“阿云之狱”看北宋变法之争
-
作者:赵晓耕 赵启飞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宋神宗 自首 变法 北宋 刑法志 皇帝 杀伤罪 司法官员
-
描述:将要审问她的时候,她供认了犯罪事实。此案因属于性质严重的命案而被逐级上报。
-
曾熙的教育活动及门下弟子小考
-
作者:湘子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渔父 李瑞清 教育活动 书法 湖南衡阳 文科大学 三十年 教育主张 张大千 上海
-
描述:清末民初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为海上四妖的曾熙不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书画大师,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作为民初书坛大家,他在教育上的贡献往往被他的艺术声明所掩盖。事实上,他赴沪前积极投身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