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熙丰诗坛研究
-
作者:庄国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诗坛 宋调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元祐体
-
描述:与民间办学,学校基本覆盖全国,印刷术广‘泛运用,出版物极大丰富,十人读书机会增多,也是众多人才出现的重要原因。其次、熙丰诗坛发展有很好的政治基础。庆历、熙宁、元丰时期是北宋政治发展最有活力的时期
-
《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增订版 南宋 思维 陆九渊 吕祖谦 出版社 时期 新成果 世界
-
描述:【美】田浩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本书在作者1990年代出版的英文版和2002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基础上,收入了近年来研究的新成果。全书按时期分四部分,共11章
-
曾熙年谱简编
-
作者:文心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十七年 张大千 民国 光绪 十三年 胡小石 年谱简编 吴昌硕 交往
-
描述: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一岁。农历十一月十九日,出生于湖南衡阳县石市乡洪家堂,广重三子。谱名昭衔,更名熙,字子缉,号嗣元,又号俟园,晚号农髯。行承九。斋名永建斋,游天戏海室(楼),心太平庵。自署
-
偏执:“熙宁变法”的失败之源
-
作者:岳晓东 来源:现代领导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失败 偏执 领导艺术 志同道合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毛泽东
-
描述:,举事无成。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
传统耻感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耻感文化 先秦时期 传统 《光明日报》 春秋战国时期 《尚书》 《周礼》 《诗经》
-
描述:胡凡在2009年9月8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从《尚书》中的伊尹放太甲、《周礼》“耻诸嘉石,役诸司空”之说到《诗经》对统治者过分剥削的讽刺,说明殷周时期占人已经知道:使人知耻的心理因素对于控制人
-
曾熙的教育活动及门下弟子小考
-
作者:湘子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渔父 李瑞清 教育活动 书法 湖南衡阳 文科大学 三十年 教育主张 张大千 上海
-
描述:清末民初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为海上四妖的曾熙不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书画大师,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作为民初书坛大家,他在教育上的贡献往往被他的艺术声明所掩盖。事实上,他赴沪前积极投身于教育
-
熙宁之争与儒家教化主旨变迁刍议
-
作者:张雪红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之争 司马光 王安石 理学 教化主旨
-
描述:11世纪的那场政治论争--熙宁之争引起传统德才价值观念在宋代发生改变,宋代社会也由此进入王安石时代.南宋后,理学逐渐取代了王学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家对熙宁之争进行了系统批判.而从理学对熙宁之争的批判
-
曾熙所绘书斋山水释读
-
作者:刘金库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斋 书法 李瑞清 山水画 用笔 白文 曾氏 下角 书风 朱文
-
描述:承碑》《华山碑》《史晨碑》、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尤好《瘗鹤铭》《金刚经》等,尤其得力于《夏承碑》《华山碑》和《张黑女墓志》等碑,以汉隶圆笔为主,沟通南帖北碑,融会方圆,以方入圆,又以圆
-
元丰末年新党对免役法的修订和完善
-
作者:李金闯 来源: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免役法
-
描述:宋神宗去世后,旧党势力抬头,新党为了维护变法革新的成果,主动对免役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修订主要是革除其执行过程中的两个弊端,一是多取免役宽剩钱,二是因为执行保甲法,变相恢复了部分差役。
-
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看元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大视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 元明清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觉醒 觉醒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
-
描述: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