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元祐党争的文化背景
作者:萧庆伟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经世致用  庆历之际  《续资治通鉴》  北宋儒学  新旧党争  北方士人  南方文化  新法 
描述:为政治纷争和政治倾轧所掩盖。
北宋文官政治与党争
作者:金强 葛金芳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官政治  党争  王安石变法 
描述:本文从剖析北宋文官集团的社会心理和行政管理入手 ,认为北宋文官政治具有两大特性 ,其一 ,矛盾的复合性格 ;其二 ,低下的行政效率。这两大特性使得文官政治成为党争的源泉和推进剂。而在此制度背景下展开
蜀党与北宋党争研究
作者:李真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蜀党  党争  王安石变法  苏轼 
描述:或是文学之争都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局面。蜀党作为宋代文人参政的典型代表,不仅有着突出的文化建树,政治上更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尽管在元祐时期才作为一个政治派别登上历史舞台,但它的成立与苏氏蜀学以及年间
朝议与党争
作者:王涛  来源:英才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目标  党争  中国历史  竞争性  王安石  司马光  中国社会  封建社会  人生目标  规律性 
描述:帝王的决策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以此赢得帝王的青睐而在竞争中胜出。因此,庙堂内
刘挚与北宋中后期的党争研究
作者:张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挚  党争  朔党  王安石变法 
描述:中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刘挚却因坚持君子和小人之辨而在行动中体现出党同伐异的倾向,从而被视为朋党。本文还对刘挚在党争中存在的观念与行为的反差现象进行了分析。
党争视野下的《曾布日录》
作者:熊鸣琴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党争  《曾布日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 
描述:向对《曾布日录》非常有利。
试论两宋党争
作者:罗家祥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党争  两宋  司马光  宋王朝  封建士大夫  王安石变法  产生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  范仲淹  党祸 
描述:党争是两宋政治史上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它曲折地反映了两宋经济关系的变化,随着党争的产生与发展,又直接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两宋党争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持续时间长久
宁变法与新旧党争
作者:易中天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宁变法  宋神宗  司马光  改革  苏轼  国家财政收入  免役法  青苗法  食货志 
描述:朋党之争是文人们最热衷的事情,由最初的"改革之争",演变成了"君子小人之争"。文人们分成两派,相互攻讦,内斗不止。文人们都自命清高,自我标榜是"道德君子",各成一派,各有说辞。从政治观点的不同演变到是非立场的原则问题,今天我掌权了,就要置你于死
北宋诗坛研究
作者:庄国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坛  宋调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元祐体 
描述:与民间办学,学校基本覆盖全国,印刷术广‘泛运用,出版物极大丰富,十人读书机会增多,也是众多人才出现的重要原因。其次、诗坛发展有很好的政治基础。庆历、宁、元时期是北宋政治发展最有活力的时期
宋神宗与变法
作者:崔英超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变法  主宰作用  变法派  反变法派 
描述:视野、多角度,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宋神宗与变法的联系,从而充分肯定了他在变法中的主宰作用。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危机和变法思潮的兴起。第二部分,分两个阶段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