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3)
报纸(43)
会议论文(12)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9)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27)
2013(16)
2012(11)
2003(7)
1999(5)
1998(5)
1995(7)
1994(6)
1992(2)
1987(8)
按来源分组
中国中医药报(6)
宁波日报(3)
陕西水利(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
当代矿工(1)
金华日报(1)
针刺研究(1)
江苏中医药杂志(1)
中国针灸(1)
李梴学说的特点
作者:闫记灵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梴学说的特点
疗不应是配角
作者:杨璞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疗不应是配角
谈《世医得效方》的疗特色
作者:黄世福 蔡国弘  来源:江苏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效方  灸法  危亦林  骨伤科    特色  元代  医学  针灸 
描述: 《世医得效方》,系元代江西南丰医学教授危亦林(1277—1347)所编著。该书乃取平时所用古方,验而无失者,并与其家传五代以来得之师授者,类萃而成。于至正五年(1345年)刊行。书中按元代医学科目编纂,分十三科记述,其中对骨伤科病症治疗,尤多发挥,在针灸疗疾方面,亦有不少
51.对古代热证用规律初探
作者:王金良 杜彩霞  来源:针刺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证  灸法  虚实寒热  文献资料  龚居中  规律  医学家  艾灸治疗  明代  枚举 
描述: 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灸法不仅可以治疗阴寒诸证,而且可治疗阳热证。明代医学家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对艾灸作用高度概括曰:“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热得火而
“面子”也“里子”
作者:吴军勇 赵银峤  来源:金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把手”谈“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媒体访谈系列之二 这几天,苏溪芝英段可以说是换了个模样。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作业,岸边都是从水底挖出的淤泥,形成了一个人工防潮坝;原先沿岸堆积如山的垃圾也不见了踪影,只剩下零碎几片,四处可见清理过的痕迹。 不单是苏溪,芝英镇境内的华溪、球溪以
谁来这种病
作者:齐奋优  来源:当代矿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工资  吴炳新  经营机制  腐败现象  机会均等  管理方式  竞争上岗  公平竞争  优化组合  祖传秘方 
描述:住在一栋楼里的几位邻居,那天坐在一起抱怨,说的是他们车间的主任,身体本来很好,平时活蹦乱跳,可是一到工人领工资的日子,他就有“病”,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根据“病情”需要,主任有时在家吃“药”,有时还得住院“打针”。 按照常理,工人领工资是件喜事,做领导的应该高兴,就是不高
唐伯虎题诗尿闭
作者:潘春华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伯虎  中医药  牡丹亭  小儿  三笑  书法  绘画  传说  偏方  风流 
描述:说起唐伯虎,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三笑"、"三约牡丹亭"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人们更多知道的是他"风流才子"的一面,如传说他不仅才华横溢,擅长书法与绘画,而且还熟谙偏方,通晓中医药之道。一次,唐伯虎应邀去赴四大
《王安石鄞》后记
作者:初绿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鄞》后记
王安石
作者:初绿 世纪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
陆九渊荆及其思考
作者:杨小光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社会危机  荆门之政  哲学理念  六字诀  发明本心  历史环境  指导思想  《宋史》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描述:在860年前的南宋时期,江西省金溪县的青田村有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他的名字叫陆九渊,后来成为那个时期和集理学之大成的哲学家朱熹并峙的思想霸主,左右着时代的精神取向。陆九渊一生创造的哲学思想体系高标独帜,他提出的“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