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引浑的初步研究
作者:贾恒义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北宋王朝  王安石  水沙资源  综合利用  农田水利工程  黄河中下游  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 
描述:上,根据黄河多泥沙的特点,进行了大规模引浑,把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宋代北方的
作者:周宝珠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提点刑狱  熙宁  宋会要辑稿  开渠  黄河沿岸  山西  北宋  宋神宗 
描述: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宋史卷351程师孟傳)于是便在绛州正平县南董村劝民得银一千八百缗,买地开渠,引马壁谷水瘠田五百余顷。另外在其他九州二十六个县内,凡有“天河水”及泉源处
北宋引黄放的历史经验
作者:王质彬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黄放  王安石  兴修水利  北宋时期  熙宁    农业生产  黄河水  变法  历史经验 
描述: 北宋熙宁年间,力主改革弊政的王安石两次出任宰相之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运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是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十一月,王安石入朝辅政的头一年,就颁布了著名的“农田利害条约”(又
从历史上看黄河浚问题
作者:张永昌 王恺忱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下游  疏浚  王安石  河道  历史上  河段  淤积物  洪水泥沙  徐州  交汇口 
描述: 人们在与黄河洪水泥沙的长期斗争中,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相传大禹治水即有“九川既疏,九泽既坡,诸夏艾安,功施於三代”有关疏浚效果的记载。为配合黄河下游整治,兹对黄河历史浚问题进行剖析,以作借鉴。
吕南公及其《园集》考述
作者:施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南公  吕南公  园集  园集  交游  交游  文献整理  文献整理 
描述:所取得的成就、文献情况、学术研究情况等立体地呈现出来,以便能够更加了解吕南公,有利于对他进一步的研究。
深之法 婉转曲折
作者:陶文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词  晏几道    唐圭璋  表现手法  范仲淹  曲折  相思泪  意象  简释 
描述:唐圭璋先生所说:“上下片结处文笔,皆用深之法,极为疏隽。”(《唐宋词简释》)以下采撷几例,同大家一起欣赏。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词云:“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
冬日相山林尽染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初冬时节,相山林尽染,色彩斑斓。在阳光的照耀下,银杏叶金光灿灿,丹枫霜染如火,各展风姿,分外艳丽。相山公园内到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呈现出一派迷人的冬日美景。 摄影 记者 万善朝
并列论证与进论证何异
作者:陈祥书 王世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证方法  论据  选择论  并列  不同高度  议论文  分层论  分论点  要求  自由主义 
描述:并列论证和进论证都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它们同属设立分论点的分层论证,但前者广泛铺开,使论证显得全面;后者层层深入,使论证显得深透,故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一、选择论据的要求不同。并列论证要求选择
地面涂橡胶加快幼树生长
作者:舒宇华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橡胶  生长速度  丁基橡胶  美国黄松  干旱条件  面涂  落叶树  克罗  幼树生长  滴灌 
描述: 围绕新植树木,以1.5英尺为半径,在其周围地面涂一层丁基橡胶,可使树的生长速度在干旱条件下加快25%,在滴灌条件下加快将近50%。涂过橡胶的落叶树,包括白腊、中国榆、朴属及剌槐等,其生长速度
刺激消费重点应是中低收入
作者:谭浩俊  来源:共产党员(辽宁)(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刺激消费重点应是中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