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作者:都玲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学生  语文水平  教学实践  学习经验  成长历程  刘绍棠  叶文玲 
描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虽然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不尽人意,但却有少数的语文尖子,问其学习经验,答“得益于课外阅读”。我们还了解一些名人作家的成长历程,如:刘绍棠、叶文玲等,他们也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的。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重大。
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王安石变法》课
作者:刘松柏 周丽芳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  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激发  激发  改革背景  改革背景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描述:“课堂生成性资源”和“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两个常见概念。关于“课堂生成性资源”,叶澜教授是这样界定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课堂应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作者:江峙宏  来源: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趣  兴趣  教学  教学 
描述:关注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他们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识,培养自主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应是学生展示才华与个性的舞台
作者:来凤华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  舞台  个性  才华  学生  灵性 
描述:刻的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作者:孙双金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备课  知音  语文教师  教学基本功  作者  学生  品味语言  王安石  林冲  泊船 
描述:观点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近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用更为后人津津乐道。于是乎读《泊船瓜洲》想到的就是绿
引领学生渐人“问”境
作者:张静波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问”  引领  “问题意识”  南宋理学  著名教育家  陆九渊  陶行知 
描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试述“新课标”条件下的高中
作者:黎昌友  来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标  教育模式  学生  新课程  英语教师角色  教材  当代西方  中介作用  文艺批评  教育发展 
描述:纵观近、当代西方的文艺批评,我们不难看出,对文本的阅读,抑或交流,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次是从作家转移到作品;一次是从作品转移到读者。这两次的转移意义深远。对照我们的教育发展,可以看出:古代的《四书》、《五经》的教育模式,近似于对孔子(作家)的阅读和注重;《新课程》以前的教育模式,特
教师应是学生与教材交流的中介:试述“新课标”条件下的高中英
作者:黎昌友  来源:科学咨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  英语  英语  交流  交流  教材  教材  定位  定位  高中  高中  中介  中介  学生  学生 
描述:的教学,侧重于对教材(近似于作品)的解构;《新课程》的提出,可以说是上述最后一种类似转变的标志,虽未得到全方位的实施,但定会向“读者反映批评”一样,在社会上掀起股股热潮,最终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性贪”高官黄松有对未成年少女特别有兴趣
作者:暂无 来源:城市信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今年52岁的黄松有是广东汕头人,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大学毕业后在广东省高级法院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法官)、经济庭副庭长、刑事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等职,1997年3月调任湛江市中级法院院长,1999年6月调任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庭庭长。2002年12月升任最高法
刘博士的UFO
作者:朱祺  来源: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士  晚霞  南极  刘衡  想象力  北极  兴趣  天文  地理  爆炸 
描述: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刘衡天,人送外号刘博士。刘博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对UFO有强烈的兴趣!这不,一天傍晚,正当孔卓茗、我和刘博士一起捉蚱蜢的时候,突然,我们听见刘博士惊讶地叫喊:天哪!真是太不可思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