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描写澳门的两首诗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澳门 海龙 芙蓉 田园 白玉 描写 口号 市井生活 情景
-
描述:不绝如丝戏海龙,大鱼春涨吐芙蓉。千金一片浑间事,愿得为云护九重。(《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香澳逢贾胡》)
-
诗五首
-
作者:曾景初 来源:诗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汉长江大桥 一线通 民魂 西湖 风沙 谋略 镇雄 胜迹 地火 黄鹤
-
描述:~~
-
剥皮诗与脱胎诗种种
-
作者:何中奇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清正廉明 白居易 酒坛 写真 知县 杜甫 李白 苏轼 都城
-
描述: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坛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坛日日醉春风。王安石任某县县令时,清正廉明,人誉之为“铁面知县”;王调走后,继任者乃一昏庸酒徒,民斥之为“酒坛”。上诗便是这一现象的“写真”。
-
诗“六义”新论
-
作者:李健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诗序》 《诗经》 六义 表现手法 《周礼》 “兴” 逻辑内涵 文学创作 儒家教化 十五国风
-
描述: 诗“六义”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考察一下学术界的探讨,无外乎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六义”乃“六体”,是六种乐歌的种类;另一种观点则是著名的经纬体用之说,认为风、雅、颂是“体”(或经),赋、比、兴
-
秋诗撷英
-
作者:李青山 来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清宫 洞庭湖 李商隐 秋夜 《浪花》 唐人 王安石 《山行》 太湖 垂虹亭
-
描述:留响,征雁鸣云霄”(陶渊明《已酉
-
夏诗捃华
-
作者:李青山 来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大明湖 四时田园杂兴 《宿新市徐公店》 西湖 王安石 景物诗 纪游诗 《竹枝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描述:在四时景物诗中,夏诗与春诗、秋诗相比,显得数量少,题材窄,其艺术的天地似乎不那么广阔,轻灵纤巧之作多,气象恢宏之作少。这恐怕是与夏日的景物特点有关。夏景不象春景、秋景对诗人那样敏感,那样容易激荡诗情
-
诗苑奇葩回文诗
-
作者:葛磊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璇玑图》 倒读 桃花源 王安石 宇文虚中 南北朝时期 回文体 中国古代 黄庭坚
-
描述:诗苑奇葩回文诗葛磊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回文诗是诗苑中一株绚丽多彩的奇葩,文彩四溢,妙趣横生,被人称为中国古代的魔方。回文,又称作"文"或"回纹",也有叫作"回环
-
怎样读黄庭坚诗
-
作者:莫砺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宋诗 误解 王安石 求新求变 反映现实 现实主义 苏轼 黄氏 文学史著
-
描述:黄庭坚(1045—1105)是宋诗特征最典型的代表,从而与宋诗成就最杰出的代表苏轼齐名。后人无论是褒扬宋诗还是贬毁宋诗,都往往"苏黄"并称。但是黄诗历来受到许多误解,要想读好黄诗,必须破除两种
-
风诗新解(六)
-
作者:晏方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传》 风诗 《国语·晋语》 《石鼓文》 《考工记》 《周礼 大夫 同一来源 狩猎场 韦昭注
-
描述:风诗新解(六)晏方大车《毛传》云:“大车,大夫之车。”可与印证的只有《公羊》昭一十五年传何休往:“礼,天子大路,诸侯路车,大夫大车,士饰车。”但何休的注与《毛传》显然是同一来源。《石鼓文》是描写
-
略论宋代哲理诗
-
作者:金舒年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理诗 宋代诗人 庐山 宋诗 理趣 王安石 形象思维 新品种 唐诗 飞来峰
-
描述:唐诗有唐诗的气象,宋诗有宋诗的风貌。后者的特色在哲理诗这个新品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哲理诗,简而言之就是在诗的形象中包含了有关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某种引人思考的哲学意味。宋代哲理诗大致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