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75)
报纸(299)
图书(28)
学位论文(27)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68)
地方文献 (125)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25)
宗教集要 (15)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7)
2013(67)
2011(76)
2009(56)
2003(16)
2002(9)
2000(19)
1999(33)
1997(19)
1994(25)
按来源分组
艺术百家(5)
戏剧艺术(3)
四川戏剧(2)
散文(海外版)(2)
戏剧之家(2)
兵团建设(2)
人民音乐(1)
江海纵横(1)
协商论坛(1)
陕西教育(1)
澳门的五大文化名人
作者:甘玉梅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  澳门  汤显祖  《邯郸记》  《南柯记》  《翁山诗外》  岭南三大家  《海国图志》  《盛世危言》 
描述:汤显祖(1550—1616)明代剧作家。著有《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等,其中《牡丹亭》最为出名。汤显祖在澳门生活多年,其《牡丹亭》“谒要”一句中描写多宝寺的情景,反映了他对澳门圣保禄教堂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探释
作者:张燕婴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周朝  奴隶制度  文化  周礼  《为政》  礼仪制度 
描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探释
从汤显祖诗、剧见葡占澳门风情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汤显祖于万历十九年(1591)疏因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触怒神宗皇帝,由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贬广东徐闻县典史。当年十一月迁谪途经澳门澳门旖旎的风光、繁荣的景象、淳朴的民风使他诗兴大发。 《玉敬堂诗
《刘知远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
作者:龙建国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知远诸宫调》  北宋  作品年代  文学研究  《董西厢》  刘知远  诸宫调  职官  兵制  文化 
描述:《刘知远诸宫调》应是北宋后期的作品
抚州重新认识“临川文化
作者:曾志勇 张邦人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文化  新认识  抚州市  船形屋  玉隆万寿宫  古建筑艺术  文化资源开发  市场适应能力  文化珍品  演出团 
描述:,“古文化之旅”精品纷呈,让游客流连忘返;马家山社区文化广场夜夜笙歌,引得市民携老扶幼而来,再现六七十年
作文与通俗文化
作者:孙文宪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俗文化  中学生作文  现代语文教育  陈先生  陈寅恪  小说《西游记》  网络文学  《牡丹亭》  对对子  现实生活 
描述:作文与通俗文化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文化要义比较
作者:孙文霞  来源: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牡丹亭》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封建礼法  封建礼法  宗教  宗教 
描述:,又以基督博爱精神反抗封建仇杀,后者以梦幻真情反抗封建礼教、程朱理学与宗教禁欲,又以佛教来世主义、禅宗哲学、陆王心学反抗现实;前者爱情与世仇的矛盾与释解,最终展示出个人本位的胜利,后者爱情与礼教双轨并峙,展示出对家族本位、封建礼法的认同。
文化视野下的王安石变法
作者:雷丽  来源: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史  王安石变法  变革核心人物 
描述:们沉浮在传统文化大潮中的的命运
宜春禅宗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展望
作者:熊贤礼 黄颐寿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春禅宗文化遗址  文化遗址保护  展望  希运禅师  曹洞宗  仰山禅师  塔林  良价禅师  洞山禅师  管理  文物保护  开发利用  禅宗旅游产业  资源整合  禅宗文物资源 
描述:宜春禅宗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展望
谈谈古代夜泊诗的文化意蕴
作者:蒋卫忠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夜泊诗  文化意蕴  《枫桥夜泊》《江宿》  汤显祖  《泊秦淮》  杜牧  《黄溪夜泊》 
描述:夜泊诗中最著名的当推《枫桥夜泊》,仅寒山寺的“枫桥夜泊”诗碑,据考证自宋至今就有七块之多。这首诗体现了羁旅的愁思与枫桥秋夜凄清景色的完美融合。夜泊诗有写得清美如画的,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描写了江上